淺談校園霸凌成因
【一】因受到不公平的對待而受到刺激,從而參與到欺凌別人的行動中去。
(1)在與別人爭取同一個目標的時候,別人會比自己擁有更多機會,導致自己失敗。從而失落,自卑并設法掩蓋自卑感,而后逐漸產生沒有針對性或有針對性的怨恨。
(2)與別人犯了同樣的錯誤,結果卻總是大不相同。從此迷茫,苦惱,以至于開始消極,不再理智。
(3)與別人都遇到了同樣的困難,不能解決,沒人幫助自己,而別人會得到幫助。從而不解,并漸漸嘗到了嫉妒的滋味。
(3)因別人都有的東西,自己沒有,以至于自己被排斥,被特殊化,甚至導致了一些在自己看來比較嚴重的不好的后果,從而憤恨不已。
【二】來自家長,老師等人的偏激思想,來自各種媒體的形形色色的信息,都對學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1)很多家長或老師將一些似是而非的觀念強加給學生,例如“才為主,德為輔”啦,“物質為實,人情為虛”啦,“有權勢地位,財富多于他人便可稱強者,必不能與弱者為伍,亦必食弱者以養之”啦,“就生存而言,除至親外,所有人都是敵人”啦,“寧做雞頭,不為鳳尾”啦,“曹操那句經典的話”啦,等等……。
使得很多學生自以為應該凌駕于,或異于不認同自己的觀念的同學,甚至老師。這樣勢必產生矛盾,進而就會產生各種暴力,各方面比較弱勢者就成為了被打壓欺凌的對象。
(2)一些媒體上一些信息,容易讓無知的學生們誤以為那些偏激,浮夸,虛榮,驕奢淫逸,糜濫(不要狹義的理解這個詞,或大致理解為沒有底線吧)的,已經是這個時代的潮流了,已經從有害于人轉化成有益于人了。
那么當這些無知的學生,與也不能正確看待那些信息的家長,老師,友們等,一起成為了受眾,學生們能只是互相欺凌,就應該很值得慶幸了。
【三】宣泄壓力或自我保護
(1)當學生的學習與生活壓力非常大,又不能得到科學的疏導的時候(生活壓力是來自于家庭與社會的環境給予的心理壓力),是很危險的,一點小事情都會成為各種暴力發生的導火索,后果也將很嚴重。
(2)沒有辦法受到好的保護,只能讓自己強勢一些。將來學校學習知識與做人的道理這一目的擺在次要位置,以保護自己的尊嚴以及安全為主,本能的以攻為守,以為懂得欺負別人,自己就不會被欺負了。
(文/活火山)
作者:活火山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