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不足,后能自反;知困,后能自強也
2020,曾多少次遙望過這個數字,真正到了眼前,似乎又是那么的猝不及防…一不留神,五年的大學生活尾聲即將敲響…
或許就像這個不平凡的數字一樣,今年是特別的一年,在社會各界猝不及防的人心惶惶中,在全國上下萬眾一心的作用下,?成為2020年標志性事件的新冠肺炎疫情似乎逐漸穩定了下來,各界復工與防護并重,各院校網課跟進及考試延后以及各用人單位招聘的人事任用變動…
對于2020應屆畢業生的我而言,尤其是身為一名醫學生?,在這樣一個大環境下不覺間思緒萬千。時間仿佛一下倒轉回了五年前…
?“醫生或老師,你選一個吧…就報那個醫學院吧,二本院校,你剛過一本線肯定沒問題的,選臨床專業吧…”家人“參謀”著我的選擇,我只覺得周圍黑漆漆的,只有輸入的這些指令按部就班地一步步操作,2015年9月我踏入了那個地方,我想,五年只需要五年,也許我可以用一個職業去養一個愛好,那個我曾經的夢想…或者說是一種幻想也不為過…
剛入大學,可能是出于報復心理,本來愛玩的我參加了很多社團除了任何和醫學有關的?,除卻上課時間,我基本上都是穿梭在各個社團活動之間,對于所學的專業,未來醫生的身份并沒有任何想法,直到我因為湊熱鬧參加了那個活動…
那是學校的垂成教育?開辦的三天的免費刮痧課,于是我就和小伙伴一起跑去參加,沒想到這個活動給我的人生打開了新的篇章…
課程內容以實踐為主,理論為輔,三天?的課程很快過去,但是結束前的下鄉義診中,意外得到的夸獎和收獲讓我突然感受到一種無法言表的使命感和成就感,對中醫的認識也由那時開啟…之后我課余時間報班學了刮痧針灸推拿,在學姐的介紹下,認識了當地一個很厲害的中醫醫生,并拜師跟隨學習。時間悄然流逝,不斷跟進的西醫專業課的學習與業余時間學習和實踐的中醫,兩者似乎在我的心中不斷的碰撞沖突又悄然相合…
因為中醫我喜歡上了醫學,找到了人生的使命,但是似乎又與我現在所學所做沖突著。我迷茫、思索、困頓,終于在實習生活中我的思路逐漸清晰。
借助非現實說清現實,就是找到了現實深埋的根。借助現實說清非現實,就是找到非現實長出的葉!
這不正是中西醫的關系嗎!中醫深埋土壤,深刻不易被看清面目,西醫客觀易見,恰如枝頭之葉。有人說中醫是玄學,看不到摸不著,所以不實際,不可用,殊不知順藤能摸到瓜,也能摸到根!本來就緊密相連,中間的藤正是人呀!虛實本無間,抓住了中間的藤蔓,兩邊互利互用才如臂使指呀!以虛的靈活廣泛調度,實的具體準確,將領運籌帷幄于帳內,戰士絕勝于千里之外!
以中醫之深廣才不會被靈活的臨床所被動牽制,以西醫之精準具體才會所到之處,所向披靡!唇亡齒寒,兩者合璧,才是發展大道!
虛為母,實為子。混沌創生萬物,萬物反哺歸根…
常言道,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但目光只看向遠方,必會被眼前石子所絆倒。
臨近畢業心里多少有些彷徨迷惘,考研和工作兩個選擇讓我徘徊了一段時間,后來還是決定參加考研,但不是為了讀研,而是為了給我五年的學習一個交代…大五上半年實習加半學半玩,轉眼考試結束,分數公布,如我所愿,恰好卡在歷年國家線的邊緣,我想我可以安心找工作了,只要踏入臨床,我就可以順著這根藤,實現我的理想了!
我像撒雪花一樣到處投遞著我的簡歷,看著一個個職位的要求和自我“吹捧”的簡歷,我知道我差的太遠了,遠到我甚至沒有那闖入臨床的能力…腦海中不斷浮現大年初一的早上,那天媽媽又開始背痛,甚至開始呼吸困難,我帶媽媽去了醫院,做醫生的哥哥給媽媽拉了心電圖,聽媽媽描述癥狀的時候隨口問了我一句,“心絞痛的臨床表現是什么?”
“胸口痛及左臂牽涉痛”
“還有呢?剛才說的呼吸困難癥狀是是什么”
我想了半天,頭腦里一片空白
“鎖喉感…”
“我要重新考研!”經過了多少的迷茫,我終于理清頭緒對家人說。
既然在我心中中西醫的關系我已理順,兩者本就唇亡齒寒,若我現在棄五年所學不顧,扎頭中醫典籍,那么終會有一天我會以一樣的苦笑放棄熱愛的中醫,不是嗎?就像現在的我嘲笑當年的南柯一夢一樣…
孫老師說,從感覺出發,被內心渴望引領,必將帶來理性地追尋,方可堅定的遠行!如今雖人各一方,但我心里始終記得曾經老師鼓勵地對我說愿你背靠燕山,受惠你紋絲不動的堅強…
路在腳下,未來可期!終有一天所有的困頓迷惘都將化作生命的養料,知不足后自反,知困后自強!在時間的遠方,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文/安翎)
作者:安翎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