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即逝的人生卻正是一次激情的戰斗
當第一縷春日的暖陽穿透厚厚的云層,當第一抹綠意涌上枝頭,我知道那一切的悲傷寂寥已成過去,心兒向著未來,快樂的日子總會到來…
世事無常,生活給我來了一個小玩笑,三個月的康復,一切從零開始,我終究還是一路走過,雖然心底陰霾偶爾還會在心底泛起波瀾。但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切身的經歷讓我那么真切的體會到了生命的脆弱和渺小,曾經我從未想過那些課本的專業名詞的真確感受,從未想過所謂的治療,所謂的臨表,所謂的預后和流病統計…
記得白巖松說過一句話,哪怕是萬分之一的概率,當發生在你身上,一切就成了百分百…躺在病床上不能動的時候,我一直在想一個從未認真想過的問題--人,為什么活著?很久很久,一直想不明白,想起了史鐵生的《我與地壇》,從心底里為自己給家人帶來的悲傷感覺深深的自責;想起了朱自清的《背影》,覺得父母是多么的不易,為人兒女,活著,是為了延續一種生命的希望吧?
直到看了紀念馬克思60周年誕辰的動畫片,我仿佛找到了答案,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正式會面暢談了十天十夜,分別的時候,恩格斯對馬克思說,"都說人有三條命,性命、生命和使命,父母給了我們性命,思考給了我們生命,當我遇見了你,我找到了我人生的使命…"如同醍醐灌頂一般,腦海中突然回想起四年前第一次下鄉義診的一幕幕,當看著靠自己的努力給老鄉們減輕病痛,迎著他們真誠感謝的目光和話語的時候,突然覺得找到了自己存在的意義,曾經我所討厭被迫選擇的路,也在那一刻釋然了。泰戈爾說過,不是我選擇了最好的,而是最好的選擇了我。原來在最開始,我就踏上了我人生使命所對應的旅途,不偏不倚,正當時…
總是安慰,常常幫助,有時治愈。那三句墓志銘深深印在我的腦海里,醫生本就是逆天而為,我們也只能把閻王路上插隊的人拽回來,雖然面對生命的脆弱,醫學也會那么地無力,但是我們最起碼還可以總是安慰和幫助不是嗎。
此時耳聰目明,四肢健全的我們,青春正當時,是那么的幸運,正如此刻煥發著無限生機的春天一般,雖然冬日的寒冷尚未完全過去,但是只要心向著陽光,一直向著心中的遠方堅定不移的前進,在長日的盡頭,就算沒有到達曾經的目的地,想必,也更靠近了一點了吧。
相信奇跡的人跟奇跡一樣了不起,不是嗎,雖然旅途坎坷曲折,但是對于本就是一場旅行的人生來說,這些也是生命最濃墨重彩的一筆吧,生命長度與夢想長度的一場較量,彼時我能從零起步,重新體會生命成長的歷程;此時又是新的起跑線,在知識的學習和融會貫通中,奔跑,奮進…
秋去冬來,冬去春來,轉眼即逝的人生卻正是一次激情的戰斗,花兒會萎謝,但是帶花的人不必永遠悲傷。心中裝滿陽光把握好此時的每一刻,堅定不移地一步步走向遠方…
(文/kiki)
作者:kiki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