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家園永堅守,華夏民族魂依舊
打開歷史的畫卷,撥開歷史的煙云,走進歷史的長廊,踩著歷史的腳印,悄悄抖落一身塵土,沐浴馨香的陽光,是誰攜著一縷書香翩然走來,又是誰留下一世嗟嘆拂袖而去?多少仁人志士,從未停下腳步,只為堅守心中的精神家園。
汨羅江畔,聽屈原道出一聲:“那是我的精神家園。”烏云密布的天空下,洶涌澎湃的汨羅江畔,一個孤獨的背影默默佇立著,凝望著。迷茫的烏云遮擋了他的視線,清澈的江水打濕了他的褲管,望著遙遠的都城,眼前仿佛是金戈鐵馬在奔騰、楚國百姓流離失所,在無助的呼喊……身懷治國良策,卻遭帝王冷落,群臣排擠,你也只能無奈地嘆息。在世人皆醉的麻木空氣中,你選擇了清醒;在眾人皆濁的惡濁世道上,你選擇了清白。褪去了華服,你選擇了荷葉制的衣服;離開了京城,你選擇了汨羅江的波濤。面對浩浩蕩蕩的江水,你沒有懼怕。你撐著《離騷》歌韻的船只,搖動《九歌》的雙槳,升起《天問》不滿的征帆。你義無反顧地跳了下去,那懷石投江的曲線,在黃昏的照耀下顯得完美無瑕。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問你為何在生與義之間毅然選擇后者,只聽到一句,:“那是我的精神家園。”
零丁洋邊,聽文天祥道出一聲:“那是我的精神家園”。為了祖國你飽讀詩書而入仕,一心為國效力的你卻在凄苦的戰爭中度過。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面對著零丁洋里嘆伶仃的孤苦,被押送過零丁洋,你毅然決然的選擇了大義與忠貞,吟出“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英勇就義之前,你到出:“孔子說成仁,孟子曰取義,只有到達義的巔峰,才能招致仁的到來。讀圣賢書究竟為了什么?我從此不再慚愧了。”字字珠璣,句句生輝,慷慨激昂,擲地有聲,問你為何有此浩然正氣,只聽到一句:“那是我的精神家園。”
虎門海灘,聽林則徐道出一聲:“那是我的精神家園。”硝煙滾滾,只見一群群赤膊的農民工先向硝煙池內撒入大把大把的鹽巴,然后再把繳來的所所有鴉片拋物入池內,最后把一擔擔生石灰倒進去,硝煙池立刻沸騰起來,散發出難聞的氣味。遙想數天前,面對英商拒不繳煙的態度,你派兵包圍使館。斷水斷糧,三日之后,英商只好無奈交出鴉片。那滾滾硝煙維持了近三個星期,200多斤鴉片化為灰燼,融入茫茫的大海,在這次龐大的銷毀中,中國這條沉睡的巨龍蘇醒了,我們要向全世界證明,我們不是東亞病夫,而是東方冉冉升起的旭日。中國人民是不可屈辱的,是強大的。那虎門銷煙的壯舉,在歷史的畫卷中,永遠定格,永不消磨,問你為何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只聽到一句“那是我的精神家園。”
不用太多言辭,只需深深堅守,堅守心中的信念,堅守一份執著,堅守心中的精神家園,捧一軸書卷,目睹每一位仁人志士的生命光輝,收獲每一份感動與啟迪,堅守我的精神家園,支持心中永恒的信念。……
華夏民族魂,永不朽,魂依舊。
(文/蓬萊清淺)
作者:蓬萊清淺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