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紅色足跡,牢記初心使命
為了深入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定理想信念,七一前夕,公司黨委組織全體黨員前往革命圣地井岡山,開展“走紅軍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主題的學習教育活動。重溫建黨歷史,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加強黨性鍛煉。
井岡山是我早已向往的地方。1927年,毛澤東、朱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來到井岡山,開展了艱苦卓絕的革命斗爭。井岡山是中國共產黨創建的第一塊革命根椐地,先烈們用驚天地、泣鬼神革命氣概鑄就了“堅定信念,艱苦奮斗,實事求是,敢闖新路,依靠群眾,勇于勝利”的井岡山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之根和力量之源。
來到井岡山,放眼望去,崇山峻嶺延綿數百里,滿山綠葉簇擁,這里實在是一個打游擊戰,休整軍隊,開辟紅色根椐地的好地方。
我們來到著名的"黃洋界"。90多年前,敵人以近6000人的兵力來犯,妄圖一舉殲滅紅軍,此時,保衛黃洋界是紅軍31團的兩個連,不足300人,且武器彈藥匱乏。力量對比如此懸殊,紅軍為什么能贏這場戰斗?答案就在于黨和紅軍始終與人民群眾同甘共苦,充分發動群眾,筑成了一道不可戰勝的銅墻鐵壁。站在紅軍當年戰斗的地方,我不禁熱血上涌,心潮起伏。我仿佛又看到了當年那場硝煙彌漫戰爭中,紅軍戰士們浴血奮戰的身影。
走進大井村的毛澤東、朱德等同志故居,我們看到的是一間間十分簡陋的老房子,房間里只有一張床,一張桌子,輔蓋十分單薄,有的房間里還是地輔。山風吹來,樹葉沙沙,屋后的兩棵大樹,也好似在向遠道而來的我們訴說當年的故事。
我們懷著無比崇敬和緬懷的心情,參觀了小井紅四軍醫院,聆聽導游講述革命先輩們為革命拋頭顱、灑熱血的的感人事跡。隨后,我們瞻仰紅軍傷員殉難處、紀念碑,曾志墓等。據說,當時紅軍吃飯也十分困難,可以用一首歌謠來表示當時的艱苦條件:“紅米飯,南瓜湯,秋茄子,味道香,餐餐吃的精光光?!弊掷镄虚g,無不流露出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第二天,在井岡山烈士陵園前,公司全體黨員重溫了入黨誓詞,句句錚錚誓言,振聾發饋,響徹云霄,表達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共產黨員的使命和責任感。
我們參觀了碑園。當年井岡山殉難人數是五萬多人,可碑園里卻只有一萬五千多人的姓名。在碑園里,我們還看到了一些國家領導、老紅軍的題詞。
我們還參觀了革命烈士紀念碑。紀念碑遠看是一個“山”字,寓意井岡山是“天下第一山”,近看像一團“火焰”,寓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細看像無數桿“尖槍”,寓意“槍桿子里出政權”。雕塑園里,有許多革命者的雕像。如:毛澤東、朱德、陳毅、王佐、袁文才等。他們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做出了杰出的貢獻,人民永遠不會忘記他們。
參觀井岡山革命博物館時,我們在講解員飽含深情地解說下,再一次重溫了井岡英烈們在血與火考驗下經歷的那段光輝歷史,接受了一次記憶深刻的紅色教育。
井岡山之旅,我們的心靈一次又一次接受了洗禮,情感一次又一次受到了震撼。增強了我們對中國革命歷史的認同感,激發了大家的愛國主義精神,思想境界得到了一次質的提升。
通過這次學習教育,使我感到我們現在安寧和平的生活和工作環境,是多么的來之不易;更深刻地認識到,只有聽從黨的領導,認真學習、發揚、繼承黨的革命理念,并把“井岡山精神”轉化到工作中去,以革命先烈為標桿、為榜樣、為鏡子,我們才能真正踐行“井岡山精神”,守初心,擔使命。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像老一輩革命家那樣,在艱苦中拚搏,始終保持旺盛的革命斗志,充滿對美好未來的追求,不因暫時的困難而退宿,充滿信心地去迎接新的挑戰,為重振公司雄風多做貢獻!
?。ㄎ?詩路花雨andsix)
作者:詩路花雨andsix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