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記歷史,不忘初心
2019年3月30日,我隨我所在的支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黨日活動,參觀南京大屠殺紀念館。
我邁著沉重的步子,帶著凝重表情,隨著靜默的人流,緩緩地走進了南京大屠殺紀念館。
整個紀念館呈三角形,房頂向兩邊傾斜,下壓,墻體呈灰沉色。館前立一座高大的雕像,一位年輕的媽媽,衣著撕裂,赤足露乳,那是遭受凌辱后極度虛弱,落魄仰首問蒼天的情狀。軟軟的雙腿,勉強支撐著孱弱的身軀,是乎隨時都有可能暈倒,無力的雙手低垂,盡力地托著一個五六歲的小孩,孩子赤身裸體一絲不掛,孩子四肢和頭垂掛著,已經沒有了生命的支撐。那是她的孩子,那是她身上掉下來的心頭肉啊。她悲傷至極,欲跪問蒼天,蒼天無語,蒼天滴淚……
雕像的底座上鐫刻著一句又一句發自心靈深處的吶喊:
被殺害 兒子永不再生;被活埋丈夫永不再生;悲苦留給了被惡魔強暴了的妻子,蒼天啊……
“1937年12月13日,滅絕人性的大屠殺開始了!手無寸鐵的平民啊,逃難,是求生的唯一”
縱火、搶劫、強奸、活埋!三個月的小孫兒也被那惡魔殺了!
啊,閉上雙眼,安息吧!靈魂!可憐的少年啊!——一個僧人逃難的路。
“這尊雕塑的名字叫‘撫魂’。”孩子小小年紀,死不瞑目啊,路過的和尚輕輕地將孩子的眼睛抹下。
“八十歲的老母啊,趕快逃離惡魔的血腥”一位五六十歲的中年男子,攙著自己八十多歲的母親逃難:“母親手里拄著拐杖,她的小腳行動緩慢,兒子攙著母親,心中充滿恐懼和絕望。”
"逃難,是求生的唯一"
" 慘啊,我可憐的妻,惡魔奸了你,捅了你……,我們死也要在一起"
"惡魔的飛機又來轟炸了"
"十三歲的少年,背著被炸死的奶奶,逃難—逃難—逃難"“13歲的孩子啊,背著被日軍飛機炸死的奶奶,你看奶奶的手臂耷拉著,顯然已經斷了氣。這在一個13歲的少年心里,會留下怎樣的悲傷情結。”
"圣潔的靈魂豈容禽畜的凌辱?!只有死!只有死!只有死可洗去這污濁!!!"
寒冷、驚恐將這哭僵的孩子凝凍!可憐的寶寶怎知母親已被捅死
血水、乳水、淚水 結成永不融化的冰
“這是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常志強一家的悲慘遭遇。”吳為山說,常志強的母親倒在血泊里,她身旁的小嬰兒還在吮吸著媽媽的奶。等紅十字會人員來收尸時,看見母親和孩子已經凍在了一起。
字字血,句句慘,聲聲淚……
一座,嬰兒趴在媽媽的身上,拼命地吮吸著媽媽的乳汁,媽媽扭曲著身軀,衣服凌亂,坦胸露乳,而媽媽已經沒有了體溫,沒有了那甘甜的乳汁。可憐的孩子哪里知道,給了他生命的母親,已經被強盜凌辱之死,嗷嗷待哺的他,不久也將,隨母而去,吸完最后一滴乳汁。
進館,是一片露天廣場,一堵黑墻肅穆著,墻前立著高高的十字架,架上背負著沉重的日子——“1937.12.13—1938.1”,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攻占南京后,對我手無寸鐵的同胞進行了長達6周慘絕人寰的大規模屠殺。千年古城一片焦土,百姓成為待宰的羔羊、財物洗劫一空,先后罹難的軍民達30多萬。拾階而上,剛正的青石壘就的城墻象征著中華民族的不可摧毀,滿眼的鵝卵石是那場浩劫中犧牲的數十萬民眾。
館內四處回響著悲涼的音樂聲,讓人的心情愈發凝重。
在陳列室一角重現了那時的場景,裝甲車轟轟開向城門,炮管噴射著火,如惡魔伸出滴血的舌頭,城門壘起麻袋,城墻崩塌一角,墻頭“中華門”三字瞪著。淪陷了,南京淪陷了。
墻上銅鑄的日歷,鑄著:“1937、十二月、13、星期一、丁丑年、十一月十一”,即使銅鑄的,還是被撕了一角,彈孔點點。這是一個寒冷的冬天,慘云籠罩著虎踞龍蟠的六朝古都。
在另一墻上展示著國內外一群人,保護著南京的生命,有國軍將領抗擊外敵,劉湘、馮圣法、劉興、徐源泉……,有救了二十五萬多幸存者,德國的貝拉和他的二十二位西方人,有保護了大量婦女,美國的魏特琳,等等。今天紀念館掛上了他們的照片,塑起了他們的雕像,記下了他們的事跡。
最后,墻上一行白字如一道閃電在有點暗沉的展廳中閃起,“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如雷貫耳。
邁出展廳,是三層樓高的空間,陽光從窗門外灑入,好敝亮溫暖。一排柜子從地上直到樓頂,隔成密密的隔子,存放遇難者的檔案,又使參觀者生出莫名的壓抑。樓梯向上盤旋,一邊的墻成四十五度傾壓過來,走廊窄窄的,使人氣有點喘不過,直到一堵紅墻出現,鮮紅色的,幾個字點亮目光:“勝利、1945”。終于“勝利”了,八年漫長的全民抗戰,趕走了慘無人道倭寇!
走進遇難同胞遺骨陳列室,隔著玻璃可以清晰地看見里面的累累白骨.密密麻麻地堆放在一起,看得見上面刺刀留下的痕跡,看得見子彈穿過的孔洞。一壟黃土吸盡了鮮血,化去了骨肉衣衫,只留下慘白的骸骨證明洗刷不去的冤屈。
視生命如塵土的一群野獸。
進入最后一個廳,漆黑得不見五指,憑著感覺跟隨人群移動,肅穆平靜,沒有了寒意,因為四周燭光點點閃爍,是那三十多萬死難者的魂,我們的同胞,我們的親人,在默默地點亮我們的魂,讓我們懂得:“讓白骨可以入睡,讓冤魂能夠安眠,把屠刀化鑄警鐘,把逝名刻作史鑒,讓孩童不再恐懼,讓母親不再泣嘆,讓戰爭遠離人類,讓和平灑滿人間。”
廳外立一座高高的雕像,一位年輕的媽媽,整潔衣裙,隨風揚動,朝東方仰頭望天,一手放飛白鴿,一手抱著小孩,小孩圓滾的臉,綻開純真的笑容。
我們可以選擇寬恕,但不能忘記。讓我們不忘國恥,銘記“落后就要挨打”的歷史教訓,在愛國主義、社會主義的偉大旗幟下,振奮民族精神,刻苦學習,為實現祖國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
(文/都梁魂)
作者:都梁魂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