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人談詩
望諸君能夠讀完(文已完善有注解)
生活一定要充滿詩意,但是,作為詩人,也需要直面生活的碌碌與怮傷。
蘇軾曾著:“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千古絕唱。“一蓑煙雨任平生”氣滿乾坤。
陶淵明道:“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似消極?實豁達!
杜甫倡:“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豪情滿懷。
李白暢言:“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壯志凌云。
李清照曰:“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英雄氣概。
龔自珍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實則發人深省。
魯迅嘲道:“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多有說辭,實為烈性燃燃。
白居易筆下:“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之長歌,似諷喻?實情韻悠長。
……
古時那些典故我無從盡數詳諳,當今之事,哈哈!猶可略作調侃……
親朋好友落魄之時,援手伸出去,都怕難以收回。戀人遠行之際,追尋愛情的眸子又在環顧周圍。遠戚辭世就為了收納些微薄隨禮?勿嫌棄我說得難聽,誰都知道不是,那為何不去悼念?都是借口。
同一個家屬區,干部樓的周圍都需要多放幾個垃圾桶,此乃物業的籌謀。奢華的包裝里,盛放著有些退休老干部茶杯中經常泡著的菊花茶。
酒樓吧廳會所,山珍海味,揮金如土,左摟右抱,為什么?是為肉?就算是為酒罷。
打心里不理解困苦難當之人猶能拾金不昧吧,我也不理解啊!攀登高峰與直掛云帆也是要錢!何況那腰已經佝僂。實際一點會好過得多,既然自知壯志早已逝去,其他的嘛,呵呵,也不必殘留?
放眼我輩也曾寫過的高考橫幅,幅下走過之人杰,哦,還有飄過之鬼雄,有誰俯首甘為孺子牛?如今為什么而俯首?英杰們不懂。
勁松已枯,珠黃人老。那黏痰令人作嘔,那灰眸不再當年,因為不肯回望,不肯自省:青春年少時,曾苦盼良辰美景共白頭,痛惜連理盡夭折否?
……
詩詞,不能僅僅用來觀賞,過去的詩詞雅致,依然在數年以后,與現世的惡俗形成對立,是因為這些能被稱之為詩人,詞人的作品,本質善美,意韻悠遠。什么是雅?不必再做論述。
古今詩人,詞人,有誰,為賦新詞強說愁?有誰,沒有盡閱世事沉浮?還在詩人蔭下躲藏的文友,多年以后,誠望浪漫任然,靜雅如初!垂手。
后記:這樣的表述算是很直白了,盡管我知道還會有很多人難以理解某些文字,但是隨著成長,會懂。不信?那么告訴我,如今的俯首,究竟是為什么?_?
完善:此文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也引起了不少生活在仙云中文友的不解與厭惡,不,應該說是恐懼吧。那我來大致解釋一下,害怕困境中的親友染著自己;腳踏幾只船還美其名曰;對遠戚冷漠;各種阿諛逢迎且為官者不再淡然豁達;酒早就失去了詩意,肉早已骯臟不堪;很多人的碌碌不是因為從未有過內心的澎湃,澎湃的基礎是善良,名利的追逐不是澎湃;像牛一樣馱著夢想砥礪前行,而不可的激進;最后都懂不說了,對于一些熟諳世故的老油條,讀起來很簡單,呵呵。造作虛幻為俗,真摯純美為雅。
【作者的話】一個省略號就自成一段,確實有些放肆了,海涵海涵。
(文/活火山)
作者:活火山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