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落
【恒愛公會2018.05主題文詩】
終究,有些事敗給了時光。
——題記
我不知道,該怎么形容歲月。我怕,我愛,卻怎么也得不到歲月的青睞。
說歲月公平也好,至少它給每一個人的時光都是相同的。說歲月無常也好,因為它已經潛移默化地在我們的面前展開面紗,露出它殘酷如判官一樣的面容。
這月的同題是《角落》。我不知道還有幾個人會寫,因為就算是我,也因為很多瑣事停筆了將近三個月。我不知道文學對于這個時代或者這個社會意味著什么,是不是歲月變得快了,文學也開始變得狹隘。
我承認,那些古體的東西已經失去了市場。沒有人會看,看不懂,看不明白,不知所云——就算偶爾看了,也僅僅只會裝模作樣地評論,不錯,這古風的韻味很足。
什么時候,古體變成了古風。又是什么時候,百字令,那些不成韻律拼字湊字的東西開始在很多文學的平臺盛行。確實,寫古體的人少了,但是,自以為是的人卻多了。
說說現代文,從新文化運動開始,舊文學就一直處于弱勢,新文學所代表的散文,現代詩脫穎而出成為那個沒有網絡的時代新一代青年人的主流。
很多東西大概是情深不壽吧,散文,現代詩隨著網絡的出現消失了,被遺棄了。不僅僅被作為普通人的我們,還被那些讓我們又愛又恨的應試教育。
很多高中的語文老師會說,高考出小說你們就容易了,出散文,你們就自求多福吧。如果,連最初的應試教育都拋棄了散文,那么,作為學生的我們還有什么機會接觸這種美而朦朧的文字。
為什么沒有看散文,因為想看的時候沒有機會,有機會的時候,反而沒有了學生時代的沉穩。我承認,我們太浮躁了,我們已經沒有了上一代人那種為了一篇散文可以琢磨斟酌很久的閑情逸致。
年紀大了,文筆好了,反而把寫作當做了一種工作模式,框框架架技巧多了,真情實感卻越來越少。
這篇文的主題我定義為角落。為什么是角落。因為每一個還執著于文學的人要么站在金字塔的頂端,體會著高處不勝寒的孤獨。要么默默地蝸居在城市的一個角落,只為堅持自己小小的夢想體會著顛沛流離之苦。
我們都是被這個世界遺棄在角落的人而已,和我們喜歡的文學一樣,堅持著,堅持著,一點點積累著走向光明和人群中央的能量。
寫文三年,見多了離別,在讀文這個平臺上看到了那么多人的離開和到來,有我小的,有比我大的。大概,看多了也會感慨,那么多文筆好的人卻都因為生活未來不得不走向成人的世界——就算是我,也開始涉足小說這個快而有收獲的領域。
很多時候,開始不想過多地去談離別——如果離開可以有更好的未來,那么留下來的又有什么意義?只是,我們曾經的堅持呢,我不想多說現在網文無下限,不想多說那么多人為了成名放棄底線。我只想說,文字是有生命的。你愛,它就回報。你把它當做名利的砝碼,那么它一會回報你一堆亂碼的筆畫而已。
最后的最后,我不想勵志,不想熱血。我只想說一句,愛文字,文字才會愛你。做角落里的人,總有一天你會帶著你的文字回歸。
【作者的話】我是莫嫣,我在恒愛公會等你
(文/墨心)
作者: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