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負青春韶華
“青年時代,選擇吃苦也就選擇了收獲,選擇奉獻也就選擇了高尚。青年時期多經歷一點摔打、挫折、考驗,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要歷練寵辱不驚的心理素質,堅定百折不撓的進取意志,保持樂觀向上的精神狀態(tài),變挫折為動力,用從挫折中吸取的教訓啟迪人生,使人生獲得升華和超越。”
—— 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寄語青年
15歲的他自愿申請到陜西省延川縣梁家河大隊知青。這一去,就當了七年的農民!正直青春,他本該享受該有的青春時光;本該盡情跳動在青春的舞臺;本該徜徉在知識的海洋……而他卻毅然選擇順應時代的召喚。上山下鄉(xiāng),接受艱苦挑戰(zhàn),一步一步邁過了跳蚤關,飲食關,勞動關,思想關,這“四關”。將青春燃燒在了革命圣地廣袤的黃土地,將熱血青春撒向了山溝溝樸實的農民。他——青年習近平,完美演繹了青春之風采!
艱難困苦是砥礪青春的“磨刀石”。逆境最能檢驗一個人的意志和追求。青年習近平面對的苦與難無疑是令人印象深刻的,正如一位受訪者說的:“在實現(xiàn)人生價值的時候,別人做事從‘零’開始,習近平卻要從‘負數(shù)’開始。”自然環(huán)境、勞動環(huán)境、生活環(huán)境乃至政治環(huán)境風霜刀劍嚴相逼下,他毫不氣餒,不怨天尤人,而是砥礪前行,從15歲剛來到黃土地時迷惘、彷徨,到22歲離開時,已經有著堅定的人生目標,充滿自信。
他用青春的苦難輝煌告訴當代青年,只有進行了激情奮斗的青春,只有進行了頑強拼搏的青春,只有為人民做出了奉獻的青春,才會留下充實,溫暖,持久,無悔的青春回憶。
莫負青春韶華!
去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讓我們看到的不僅是歷史的磨難,更多的是當代青年應該學習青年人該有的人生態(tài)度。于各行各業(yè),男女老少,尤其是對于我們當代青年學子,習近平所具有的對待青春的態(tài)度都應該成為指引我們人生道路的一面鮮艷的旗幟。
于一名未來的人民教師,我更應該認真思考這個問題:我該如何砥礪前行?又該如何將這種精神態(tài)度傳遞下去?該如何去培養(yǎng)下一代的優(yōu)秀青年?
如習近平一樣,勤學實干,敢于挑戰(zhàn),勇于擔當;如習近平一樣,艱苦奮斗,實事求是,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如習近平一樣,永葆青春赤子之心,不負青春韶華!
(文/沐汐)
作者:沐汐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