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的感悟
作為盲人,生活在愁苦深重的底層社會,與弱勢群體為伍,感同深受太多的痛苦孤獨和無奈,我們在暗淡的世界中感知生活,在人生的黑胡同中摸著前行……
痛苦是人生最為強烈傷感無奈的體驗,我們生下來對世界的感知就是一片漆黑,我們不知道世間的色彩是什么,我們看不到親人朋友長什么樣,我們無法識別接觸生活中的一切物體,不能自由出行,不能進行正常的生活工作,我們失去生活自理能力,還失去了快樂的人群,垂落在生活的孤獨與陰暗中,身陷痛苦不能自拔。無論這些痛苦來自肉體還是心靈。對于渺如塵埃輕似草蟲的生命個體來說,無疑是束束殘害生命的罌粟花,開在生命繁華的枝頭,侵蝕著原本健康的身體和歡樂美好的心靈。
我苦難的朋友,尤其身有殘疾的兄弟姐妹,肉體的痛苦常常擊碎心靈的希望之光,使人變得心灰意冷,悲觀絕望,看破紅塵,麻木偷生,心靈之光已滅,生命盡頭便在眼前了。由是看來,弱者在與痛苦較量的時候,心靈的認輸繳械,必然導致生命的加速滅亡。因此,與其說輸給了痛苦的肉體,不如說輸給了脆弱的心靈。
所以克服心靈的痛苦在那些苦難無望的生靈來說至關重要。心靈的痛苦應當是人生的一筆財富。對于痛苦的體驗和態度,是人生最為珍貴的必修功課,“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不經歷痛苦的心靈煉獄,就永遠無法走向成熟與輝煌。古往今來有多少意志堅強的人他們沒有被生命中遇到的痛苦纏繞吞噬,反而在其中學會了靜觀和冥想,大徹大悟,奮發圖強,孕育靈魂的精神力量,把苦難的靈魂引向高尚的境界,踩著痛苦的艱辛之梯攀上生命的巔峰。
比如: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賦《離騷》;左丘失明有《國語》;司馬遷受刑寫《史紀》……他們那一個不曾有過生活和肉體的心酸磨難,心靈的痛苦煎熬呢?孟子說:“天將降大任與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形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边@就是把痛苦的人生體驗當作財富去享受的樂觀者的氣度風采。那么痛苦不是罌粟,便是傲骨的“奶娘”了!
世事嘈雜,人生多累。在當今市場經濟下的拜金風潮中,風雨飄萍的生命個體在各種欲望的追逐中,不擇手段,貪得無厭,沉浮不定。富有者因靈魂的放逐而感到痛苦,貧窮者因生活的壓力而感受痛苦。
在紅塵忙忙碌碌,難料天災人禍朝夕禍福,痛苦是人生旅途中無法割舍的影子,它是一道難解的人生課題。我們無法祈求痛苦的終止,也不必渴望憐憫解救,用我們豁達智慧的良好心態調節自己,以堅韌不屈的毅力斗志對待這個精彩而有無奈的世界,去開拓營造屬于我們的那個寧靜、祥和、多彩、而富有生命力的價值人生!走向成熟超脫高遠的生命境界……
朋友,痛苦不也是生命中的一道絢麗的彩虹嗎?!
(文/盲人夢女孩)
作者:盲人夢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