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讀后感
我認為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是個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世界是個偉大的世界,無論我們生活中有多少困難、痛苦、甚至不幸,我們都應該為我們生活過的土地和歲月而感到驕傲和自豪!
——路遙
路遙寫了一部《平凡的世界》后,離開了這個平凡的世界……
這是20年前在師范教我現代漢語的老師說過的話。恰如其分詼諧幽默的話語中帶有一種深深的惋惜,還有一種心酸的無奈。從那時起,我記住了路遙,也記住了他的小說《平凡的世界》。
以后的日子里,小說《平凡的世界》成了我的最愛。小說中一個個鮮活的主人公,對生活的熱愛和遇到困難時的堅強,多年來一直影響著我。
最初看到小說《平凡的世界》,是在師范從室友那兒借來的。厚如磚頭的小說,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正如它蘊含的豐富精神食糧。當時室友也特別喜愛這本小說。他下功夫用針錐在小說左邊裝訂處鉆上眼,用粗線整齊地串接裝訂起來,使小說看上去有一種古樸的線裝美。
那時候,課業負擔重,學習時間常常不夠用,但我擠出一切可以看小說的時間,如饑似渴地汲取著小說《平凡的世界》中的豐富營養。當時我是美術班的學生。美術班有特權,夜晚學校統一熄燈后還可以在畫室作畫。記得當我的同學在畫室挑燈奮力繪畫時,我卻躲在畫室角落在畫板畫架的遮擋下偷偷閱讀小說《平凡的世界》。
僅四天的時間,我讀完了小說《平凡的世界》的一百五十多章。而余下的十幾章還沒讀時,書卻不翼而飛了——借用孔乙己曾經說過的話,那就是書被“竊”了。
“竊書不能算偷,這是讀書人的事,能算偷嗎?”
我無意將我的同學列為竊書人,并以自欺欺人的方式從心底里極力掩蓋同學的竊書行為。但從這件事情上可以看出我們求學的那個年代書籍相對還是缺乏的,也說明了同學們與我一樣極愛小說《平凡的世界》。
將室友的書弄丟當然是要賠償的。
到縣城鎮上的書店去打聽,《平凡的世界》三部合訂本要66元。66元錢在九十年代初可不是一筆小錢。尤其我家并不富裕。哥弟姊妹五人要上學,僅靠父親一人微薄的工資,生活夠捉襟見肘的了。因為胸腔里與生俱來涌動地強烈自尊心,使得我實在不好意思向父親要錢。
自己歷經千辛萬苦而釀造出的生活之蜜,肯定比輕而易舉拿來的更有滋味——這也是我堅定信心不向父親要錢的理由吧!
一個農村的窮學生要湊夠66元錢那是很吃力的事,這也是我在學生時代離開了父母的呵護而遇到的最:大的磨難了吧——當時我愁腸百結憂心如焚,晚上輾轉反側難以入眠。這種心情也許只有出生于七十年代家庭困難的人才能體會的到!
——永遠不要鄙夷我們的出身,它帶給我們的財富將使我們一生受用不盡!
好在當時的師范對于家離學校近不住校的學生每月有37元的伙食補助費。我用學校月初下發的37元錢加上從兩位要好同學那兒借來的錢買了小說《平凡的世界》,任不忘抓緊時間看完余下的十幾章后將小說賠償給了室友。沒有伙食費,我平凡的生活陷入了困境。但比起孫少平在黃原中學的那段貧困生活,我的困苦生活還算要好的多。
兩個多月中,我的中午飯大多數都是吃饃饃就開水。吃了饃饃后下午第一節上課特別容易犯困,渾渾噩噩的。同學開玩笑提醒后我才弄明白了是因為饃饃有酸味,長期吃胃酸過多造成犯困的——后來我把這件事講給家人聽,他們總是笑,很不理解。
學生時代的磨難,永久地保存在我的記憶當中,也經常被我提取出來回味。但這種磨難,與我走上工作崗位所遇到的磨難相比,更本不稱其為磨難了。
剛參加工作時,枯燥平淡的鄉村教學生活與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生活存在巨大反差,這讓我很煩悶。
我時常問自己:你難道一輩子就這樣生活下去嗎?你最后的歸宿在哪里?!
我性格內向,不善于與人交際,于是沉默寡言地在自己理想與認為冷酷而嚴峻的現實之間徘徊,很不適應。那時候,教書的學校與家很遠,一周難得回家一次。而學校正在修建,學生放學后我被借住在農戶家。躺在農戶家那平坦但一邊被柴草煨得滾燙一邊卻是冰涼的“大泥炕”上時,我感覺自己特別孤獨,日子特別難熬。
看不到眼前的路時,那種痛苦是無法言語的……
于是,我一遍遍翻閱著《平凡的世界》——這是我排遣時光,慰藉心靈與寂寞的最好精神食糧。
為孫少平的堅強執著贊嘆,也為孫少安的任勞任怨同情理解,因田曉霞為愛情敢于同世俗紛爭的勇氣鼓掌,也為田福軍孜孜不倦執政謀百姓脫貧致敬,潤葉有小女人的細膩和偉大,田潤生有著傷殘軍人的堅守,等等,在《平凡的世界》里,每個平凡的人都是不平凡的。
《平凡的世界》使我躁動的心漸漸沉靜下來。我開始理性地思考我走過的以及我將要走上的路。
生活包含著更廣闊的意義,而不在于我們實際得到了什么;關鍵是我們的心靈是否充實。這是小說給我的啟示。
我重新定位自己:我是一個平凡人,不能再沉淪,要活出自己平凡的精彩。
想通了這點,我豁然感覺自己從一個孩子變成了大人,成熟起來。
我將自己全身心地融入了學校這個熔爐,開始了平淡的清苦的,豐富的多彩的,歡樂的痛苦的教學生活。
在教學這條路上,也許只有你慢慢的去發現,去體會,你才能感覺到前面的路上風光無限!
誠如小說《平凡的世界》所說,在我們親愛的土地上,有多少樸素的花朵默默地開放在荒山野地里,有多少絢麗的生命之花在悄然開放而并不為我們所知!
那些優秀的民辦教師,因國家政策而被“一刀切”后離開了自己喜愛并工作了十幾年的鄉村教學崗位。惋惜之余,我想到人生苦短,生活是要盡最大的力去爭取與奮斗的,所以只有更加熱愛自己的教學崗位了。
而最美女教師張麗莉在危急時刻將死亡留給自己卻去拯救學生的奮力一推,使我學到了她生命中舍己為人的大愛;無手教師馬復興32年來對三尺講臺的堅守,使我明白了自己對社會、對生活應該盡什么樣的時代責任;從身邊無數個默默無聞平凡工作的同事身上,我懂得了什么是真誠做人無私奉獻……
每個人的生活也同樣是一個世界。即使是最平凡的人,也要為他那個世界的存在而戰斗。
小說《平凡的世界》中“人只有努力工作,才能叫人尊重” 是我信奉的至理名言。于是,不管自己所面對的工作再苦再累,在家人的殷切希望下,在領導的關懷、朋友同事的幫助支持下,我都盡最大所能完成工作。無數個日子里,我認真地鉆研教材教法,破解一道道難題,為學生考試成績的不理想而焦頭爛額;無數個日子里,我關注同情每一個不幸和苦難的學生,為學生取得的一點點進步而欣喜若狂,也送走了一批批畢業生……
今天,當《平凡的世界》被搬上熒幕在全國熱播,尤其在得到習總書記盛贊的時候,我希望是對當前金錢至上世風日下的一場批判吧?!而我再次重溫經典,對人生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我早已不再是青春年少,對過去的日子我不惋惜,不呼喚,我找到了自己的價值,明白了要珍惜今天。也懂得了平凡,是一種享受。
我將平凡如斯地繼續生活……
(文/樵漁)
作者:樵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