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之道
文/程頌
《易經》是我國古代流傳下來一本很有研究價值的書籍,讀懂的人都有各自不同的觀點和看法,讀不懂的人也是非常之多;不管是否懂,其實有更多的人都好奇:易經到底說的是什么?
《易經》其實可以很好理解,因為全部的內容都是圍繞易字。之所以經過翻譯以后還是很難讀懂,是因為人們把易經復雜化了;在內容上繞來繞去,很多人跟著書的前后,跟著作者的思路就會被左右了你的理解能力。
所謂易者,就是循環往復,生生不息;也就是我們說的生物鏈的循環,例如人類的生死,有生有死,才會世代相傳,代代繁衍;再例如貓和老鼠,它們雖然是天敵,誰也不能全部消滅彼此。假設,這世上只有貓沒有老鼠,那么貓也會滅絕;如果這世上只有老鼠沒有貓,那就失去了平衡。
地球上一切的事物,都經歷了幾千年,能夠適應下來的,都有它自己的生物鏈,然后各自繁衍。適應不了的生物,不管能力大小,都會面臨滅絕,這就是易經之道。
《易經》是通過八卦來演示的,因此有一些人就通過這些去研究所謂的算命;他們所謂的算命并非是猜,而是通過易經的原理來推演一件事的結果,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推理。推理是通過知道的條件,和它的發展規律和原理來分析出它的過程,再通過推算的過程確定結果;這并非是不科學的迷信。也許,有人會說既然沒有迷信,為何有很多現象是科學無法解釋的?我可以很肯定的說,這世上本身就沒有所謂的鬼神迷信,之所以科學無法解釋,是因為科學還未達到解釋那種現象的地步。
耶穌說“動刀的人必死在刀下”,就像我們常說的“玩火者必自焚”是一個道理;生活中到處都可以看到《易經》的影子,就像我們生活中的取舍,得失,善惡,好壞,美丑...所有相對生存的原理。
《易經》并非想象的那樣難懂,而且我認為,如果教育孩子,讓孩子首先學的不該是三字經,孝經,而是《易經》;也許對于成人來說太難,但對于初學者來說,他沒接觸,難易都是一個概念,學起來也是一樣。
作者:頌頌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