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那陽光
人人都渴望幸福,人人都享受幸福。幸福有時很抽象,有時又很實在,只要用眼睛去觀察,用心去體會,你就會發現幸福從樂觀中來。
曾看過這樣一篇文章:一位老人,他喜歡坐在小鎮外的林蔭道邊。有兩位風塵仆仆的旅行者問他同一個問題:“這個小鎮里坐著的是什么樣的人?”而那位老人反問他倆這一路遇到小鎮的人是怎樣的。當然了,兩位旅行者的回答也不一樣 一位旅行者說是和善,慷慨,樂于助人的,而另一位旅行者說是自私,刻薄,沒有一個人愿意幫忙的。而老人的回答也不一樣。
由此看來 ,樂觀主義與悲觀者主義對未來的看法截然不同,對自己與他人采取不同的態度。
美國女作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海倫·凱特。幼時因一場大病 ,從此失去了視力和聽力。在這無光無聲而又黑暗又寂寞的世界里,她曾自暴自棄過,但在導師莎莉文的幫助下,海倫學會了用頑強的毅力克服生理缺陷造成的精神痛苦,奮發自學,自強不息,讀完大學。后著作有《給我三天光明》《我的信仰》《愿我們充滿信心》等。
像海倫·凱特這樣的人還有好多好多,盡管他們的遭遇不一樣,但是他們都找到了自己心里的那束陽光。
生活有時只要你鼓足勇氣跨出一步,那一切都會變得與預先,想象的完全兩樣。這是樂觀者的幸福 心里那束陽光依然完整。
淋過雨的空氣,疲倦了的傷心,我記憶里的童話已經慢慢融化。鳥的翅膀在空氣里振動,那是一種喧囂而凜冽的充滿了恐懼的聲音,一種不確定的歸宿的流動。這是悲觀者的幸福,心里那束陽光慢慢走開,安靜的沒那么快。
樂觀,幸福花開,尋覓一縷心香。
(文/紅箋小字)
作者:紅箋小字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