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世界
活著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什么?很多時候我們常常這樣反問自己。卻苦無答案。因為我們對生活的茫然和自我價值迷失。
常聽別人說,小時候目標是讀書,長大了踏入社會以賺錢為動力發奮,結婚了,無疑是更多地投入家庭條件生產,入了暮年則是為兒女積蓄買房。
普遍,這是中國人的生活目標。一代又一代的人無不秉承這一宗旨將這優秀的傳統繼續發揚光大。可幸運地,還是有零星的朋友會不禁在網上留言質疑,這樣固定框架的生活模式真的好嗎?
或許他們也早已從根本上間接否定了這樣枯燥的生活理念了吧。但少數改變不了整體趨勢。想來也很正常,祖輩血液里遺留下來的觀念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說改就改的,這需要從思想,態度以及行為上的改變,就好比愚公移山,長年累月的觀念積攢才可以潛移默化改變全局。
有時候很羨慕國外人的生活理念,更佩服他們自由思想之上不受傳統思想束縛敢于創新挑戰命運的拼搏勁。那股“想闖就闖,輸了大不了重來一回”的決斷狠勁是我們中國人骨子里缺少的,因為受父母的影響都習慣避開風險趨于安穩。當然不排斥的確有人會敢挑戰冒險,但是少數,卻也很優秀。在中國,若是成功了就是教材,失敗了,稱為叛逆。
一般人承擔不了這個風險,因為身邊人帶來的壓力和萬一失敗后群眾投來質疑的眼光足夠殺了他們脆弱的自尊心,因此下不了狠手。
這也源于我們根深蒂固的教育觀念,讀書要刻苦,盡量考第一爭重點名額,上班要穩定不支持創業,結婚門當戶對,看起來臉上多有光啊。
實則這樣的框架早就已經把他們和下一代牢牢捆綁了,如同一個魔爪世代分秒管束著他們的思想,不敢有絲毫僭越。這無疑是思想程度上最大的捆綁,也是生活理念最大的空虛。基于框架而活的生活,根本活不出自我。
一輩子永遠就掙扎于與他人成績的角逐,給家人的交代,美其名曰是讓生活變的更好,實則迷失了自己。挺支持人家老美的生活理念,從教育上給足自由,讓孩子自己去創造絕不干涉,有自己的獨立空間不捆綁雙方,老了就牽手在海灘置間海景房,看海漲潮落,品人生滋味,通達樂觀,有自己的追逐。
你會發現他們每個人的生活方式幾乎都是不可復制的,都有自己的藍天,不會過多羨慕別人的。因為他們從根本上就追逐更高的幸福指數,這種幸福感不一定是高薪的工作,不見得名聲遠洋,哪怕只開著一家小小的咖啡店,看著街邊人來人往就會很滿足,這就是自我價值的認知。
我們中國很多人都會更趨于把金錢名利排于第一位,顯而易見。據調查研究,以賺錢為目標常年在外奔波應酬的人到了暮年的幸福指數要比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收入卻不高的明細少了30%。生活在定制的框架里總會覺得空虛,心靈得不到滿足。但無疑80%的人依舊會這么做,市場競爭太激烈,虛榮心愈加膨脹,優越感誘惑著每個人。
可即便如此,還是會有人守著初心,過著平淡生活,過得比誰都要快樂。我們從一出生就在盲目地忙碌,為家人期許忙碌,為自己前程拼搏,為小康生活奮戰,一刻也不敢閑著,可到最后一切風華過后,再回頭細數,除了那些金燦燦的價值標榜物還有什么是你能夠發自內心自豪的?恐怕沒有。我們連自己的初心都未詢問過又何曾期盼心靈之光照幸我們?
只有真正深度探索自己對生命的追逐,命運才會透過內心給我們想要的答案,這個答案是充滿靈性的。只有深度挖掘自己存在目標的人,才會不同于他人從靈魂根處滋生一種特殊的使命感,指引你追逐幸福生活的方向。那便是活著之上的靈魂。
只有最深探究過自己,傾聽并遵循內心的呼喚才能全然領悟活著之上的宗旨。這是一種高境界的自我生活層次開發,讓你在生命領悟更上一層樓,這就是幸福指數,更是自我價值實現的終極。忙碌的時候,不妨讓自己歇一會,泡壺茶,靜思冥想,在探索自我的過程中自然會懂得有種生活,叫做 戰爭世界。
那是一種生活的高格調。
(文/淚 雨 紅 妝??)
作者:淚 雨 紅 妝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