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愁
“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
少年不識,我堅信這是一個偽命題。少年正是經歷了,感傷了,懷念了,痛苦了,甚至于是后悔了,才會有愁。別說少年不識,那是他們還沒被現實所打擊,還沒被世事所牽連,等到他們經歷了,你一定會發現:你所認為的少年不識,不過是個妄言;你所認識的少年在成長,別用你自己的片面假想去揣測一個即將飛翔的雛鷹,從現在起,展翅,翱翔。
愁滋味是什么味道?是失戀之后的寂寞,還是落榜之后的沮喪,還是親人逝去之后悲傷?少年不識愁滋味,那么我為什么此時此刻會有這樣感傷?我身旁的這個男人,用他的大半輩子為我付出,而現在,意識模糊的躺著。我,作為他的兒子,能做的僅僅只是陪在他的身邊,默默地祈禱。其他的我什么也不想,也不敢想。我怕,我怕我一直想下去的結果,更怕它成為現實。“年少”的我什么也不能做,我不知道現在的我,心里是個什么滋味,但確確實實地感覺到了一種味道。我懷戀小時候他給我講故事的時刻,懷戀從前與他談心的時刻,更懷戀的是我叫一聲爸爸,他高高興興的回應我的時刻。少年不識,在我看來是年少的人,無能為力。
何必要為了賦新詞而愁,少年本來就愁。愁,年少的自己有太多事情無能為力;愁,陪伴爸媽的時間太少;愁,時光流逝的太快,還來不及陪伴……
少年有愁,愁的是自己。還沒有真正成長起來,就要承受難以想象的痛苦,只有撲扇著還未豐滿的羽翼去迎接痛苦的到來。世界真的是充滿了現實,既沒有理想中的風調雨順,也沒有電視里的完美結局,這一切的發展充滿了未知。少年愁,愁親人的病痛,愁家人的逝去。我不知道這樣的生活什么時候是個盡頭,但我確確實實的不想它到達盡頭,一旦出現了結果,就意味著我的親人,家人的離去。
少年愁,顯得異常稚嫩,處在兒童的天真與大人的成熟之間,它一直被人們所忽略。少年也有愁苦,它不是那么驚天動地,也不會氣壯山河,就如一條小溪,雖然水流小,可是綿延不絕。
從現在起,營造一片藍天,讓少年用自己證明,即使我們有愁,但我們會用肩膀去扛,哪怕再愁,我們也會堅持。
現在的少年愁,他日的棟梁骨。
【作者的話】我不想等到一切都晚了的時候,才想起自己還有那么事沒做。少年有愁,但我們會堅持。我們在成長。
(文/上官若素)
作者:上官若素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