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果一個人從小脾氣很差,說明她其實在情感世界里,是有很多內傷的,這種內傷讓她無法保持足夠好的情緒的穩定性。比如她可能有一個很愛她的媽,但這個媽只是不斷給她生活的照顧,卻無法理解她的內心的需要,并經常否定她的情緒和感受,那么她沒法說媽媽不愛她,可是她需要的,卻一直都是貧瘠的。
2.很多分歧的產生都是因為我們太少傾聽對方行為背后的理由和動機,而用自己的想法主觀臆測。
3.當我們承擔了內在的焦慮,可以有足夠的力量撫慰我們自己的時候,我們才能為自己內在的孩子發出聲音,這個時候,別人才能聽見、也能聽懂你的表達,否則別人聽到的就是強烈的無法承受的焦慮,聽不到你真正的需要。
4.幸福=眼光+意志。真正的眼光不光包括看到問題的本質是什么,還能評估你們關系的難度,你們各自的能力是否可以解決當下的問題,以及到哪里去找資源來解決這個問題。這都涉及到你是否足夠為自己的利益負責。
5.什么是大人?用一句名言來說:就是負責任的小孩子。不承擔責任的感情從來不會是成熟的感情。它可以提供成熟感情難以擁有的激情,但它必然是短暫的,最終它會要求成熟,要求承擔起責任。什么是責任?責任首先是對自己的珍愛和保護,其次是好漢做事好漢當——承擔自己行為的后果。
6.當你可以承載你自己的恐懼的時候,你才會有真正的思考:他需要的是什么,我需要的是什么,我們可以如何互相滿足這些需要。這就進入了經濟學的世界,這里講究的是投入和付出的匹配:如果我的投入和付出是成正比的,是劃算的,那么我們的關系就可以長期維系下去,如果入不敷出,那么最終的結果不會太好。
7.有些感情是自殺都挽救不過來,除非你會用情感的方式挽回。情感這東西,只有雙贏才能繼續下去,否則就是偽情感。
8.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婚姻就是這樣,如果不是人格水平相似,彼此是無法看上眼的。
9.一個男人自戀水平低說明什么呢?說明這個人內心是一個很殘酷的人,他可以很傷害性地對待自己,也可以很傷害性地對待別人。這個人會不惜一切代價去追求他想要的,人不是不能拼命,怕的是處處拼命,對他來說,世界就是野蠻人的世界,他必須典當一切來換得生存,有尊嚴的生活,對他是一種奢侈。
10.內疚是衡量一個人的成熟的標準,一個經常內疚的人往往是太自戀的人,自戀到以為可以為一個人的一生負責。很多人熱衷做父母就是因為這會給人一種幻覺:我可以決定一個人的一生。在這種環境長大的孩子,也會有一種幻覺,那就是他可以決定兩個大人的一生。如果父母痛苦,他的快樂就成為一種罪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