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辛亥革命112周年
再過幾天,就是人們說的“雙十”節了。“雙十”節很多人不知道是怎么回事。“雙十”節即孫中山先生領導辛亥革命的紀念日。辛亥革命推翻了滿清政府,粉碎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封建帝制。建立起民主共和政體,傳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思想解放,以極大的震撼力和影響力,推動了中國社會變革。辛亥革命同時也被確定為中華民國國慶節。
借這個值得一提的日子,在此撰文敘述一下。同時,辛亥革命中的武昌起義是近代歷史中的一個節點,整個辛亥革命是一個大課題,不是一篇幾千字篇幅的文章能說清道透的。這里只談武昌起義是什么,注重交待史實,不說為什么展開分析的話題。不作那么深入的研究,權當一個歷史知識普及而已。錯誤之處見涼。
一、武昌起義的背景
1911年10月10日(夏歷辛亥年八月十九日),武昌起義的一聲槍響,標志著辛亥革命的全面爆發,譜寫了資產階級革命奪取全國勝利的新篇章。
1、 武昌起義的前夜
①起因
自從1840年鴉片戰爭以后,隨著帝國主義各國侵路的進一步加深,中國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境地。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日益加深;腐朽的清朝統治者對外妥協投降,對內橫征暴斂,促使階級矛盾空前激化。各地群眾奮起反抗,斗爭風起云涌,但是這些斗爭部是自發的,缺少組織領導。以孫中山為首的資產階毀革命派宣傳革命理論,組織革命政黨,先后發動過十次武裝起義,雖然遭到了失敗,但每次起義都起到了宣傳蘋命、振奮人心的作用。
②條件
湖北位居長江腹地,武漢素稱“九省同衢”,是水陸交通中心。帝國主義各國早就在這里辟租界,開商埠,辦工廠,掠奪原料,傾銷商品,把侵略的魔爪伸向城鄉各個角落。這就阻礙了民族工商業的發展,促使農村經濟破產,人民被迫走上革命的道路。1904年七月,武昌出現了第一個革命團體——科學補習所,隨后又陸續成立日知會、文學社、共進會等秘密革命組織。湖北革命黨人深入新軍,宣傳蘋命,在士兵中發展蘋命組織,進行了長期艱苦的工作,直到武昌起義前夕,新軍中已有三分之一的士兵參加了革命組織,成為起義的主力軍。1911年4月。廣州黃花崗起義失敗以后,同盟會領導人決定把蘋命的重心轉移到長江流城,在同盟會總部的推動下,實現了湖北革命組織的大聯合。夏天爆發的四川保路運動、預示著革命風暴的到來。武漢新軍大部被調入川,統治者武力減弱,武昌起義的條件已經成熟。
二、武昌起義的經過
9月24日,文學社與共進會在武昌舉行聯席會議,推蔣翊武為臨時總司今,孫武為參謀長,制定了起義計劃。但實際起義并設有按預定計劃進行。十月九日,孫武在漢口俄租界寶善里草命總機關趕制炸彈時不慎爆炸,文件全披俄國巡捕搜走,機關暴露。蔣翊武得知此消總,立即召集緊急會議,決定當晚起義。但因命令未能及時送到,起義沒有實現。湖廣總督瑞鋁釧巡陡錈橙耍洳卦獾狡蘋怠10月10日,瑞貪床岵度耍問剖盅現亍T謖飩艏憊贗罰戮械母錈橙爍髯粵紜5蓖7時過后,工程第八營革命黨的總代表、后隊正目(相當斑長)熊秉坤領導該營首先發難。他率領十多名革命士兵直奔楚望臺軍械庫,守庫的本營左隊士兵鳴槍配合,順利地占領了楚望臺。工程營左隊隊官(相當連長)吳兆麟被推為臨時總指揮。當天夜里11時左右,革命軍以工程營為主力,分三路向都署發起猛攻,督署守兵干余人以強大火力阻擊,各路大軍均不得手。午夜時分,發起了第二次進攻,瑞排諫サǎ傭際鷙笄皆潿刺傭蕁4緯慷保錈俅畏⒍ィ沼讜誒杳髑骯ハ露絞稹N洳鷚迨だ耍11日晚及12日凌晨,革命軍先后占領漢陽、漢口,武漢三鎮完全光復。這是孫中山領導革命起義以來第一次取得的勝利。消息傳出,全國和全世界為之震動。
三、武昌起義的結果
武昌起義槍聲一停,湖北軍政府即于11日在武昌宣告成立。由于原來的起義領袖被捕、被殺、受傷或逃匿,群龍無首,加上革命黨人沒有認識到整掌握領導權的重要性,他們認為只有社會上有“名望”的人才能號召組織政府,于是擁戴新軍黎元洪為軍政府都督,推舉湖北諮議局議長、立憲派首領湯化龍為總參議。黎元洪料想蘋命不會成功,推托不肯上任。草命黨人使組織謀略處,擔負軍政有的領導責任。五天以后,黎元洪再也拖不下去,見清王朝大勢已去,才宣誓就職。他上臺后,謀略處即被撤銷,軍政府被改組,立憲派分子及反動官紳紛紛擠進革命政府。革命黨人雖然與之進行反復斗爭,終究未能扭轉以黎元洪為首的舊官僚、立憲黨人控制湖北軍政府的局面。
湖北軍政府成立后,立即宣布廢除清朝"宣統”年號,改國號為中華民國;又公布了《中華民國鄂州約法》,規定主權屬于人民。資產階級共和國的理想在中國第一次用法律形式固定下來。此外,軍政府發布各種文告,號召各省起義,促進了革命的繼續發展。在外交政策方面,軍政府宣布所有清政府以往與各國締結的條約繼續有效,賠款、外僨照舊按期償付,各國在華既得利益“一體保護”,表示革命“并無絲毫排外性質”,這是資產階級軟弱性和妥協性的表現。
四、武昌起義的歷史意義:
(1)敲響了清王朝封建統治的喪鐘。
革命軍攻克總督府,占領武昌,消滅清軍大批有生力量,在中國腹心地區打開一個缺口,成為對清王朝發動總攻擊的突破口。
并在全國燃起燎原烈火,沉重打擊了清政府,致使1912年2月清帝被迫退位,結束了二百多年清王朝封建統治和二千多年君主專制統治。
(2)吹響了共和國誕生的號角。
武昌起義創建了湖北軍政府,成為共和政權的雛型,并引發各省響應。不到兩個月就誕生了中華民國,建立了以孫中山為首的南京臨時政府,取得辛亥革命的重大勝利。
(3)武昌起義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統治,傳播了民主思想,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民主共和意識的積聚,大大促進了中華民族愛國主義精神的空前高漲,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加速了中國工人階級的成長壯大,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掃除了最初的政治障礙。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