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rce id="48mse"><pre id="48mse"></pre></source>
  • <noscript id="48mse"></noscript>
  • <source id="48mse"><tr id="48mse"></tr></source>
    <source id="48mse"><tr id="48mse"></tr></source>
    <noscript id="48mse"><object id="48mse"></object></noscript>

    等風也等你

    鄉村記憶

    墨殤 96 ℃ 0 條
    作者: 萬吉星

    那個叫中寨的鄉村,總在不經意間潛入我的思緒,蕩起一圈圈甜美的回想。

    有關中寨的記憶,始于2006年7月一個驕陽似火的日子,源于一份把我下派到中寨鄉任黨委副書記的任職文件。7月的烏蒙山,太陽總是熱情得讓人汗流浹背。由于前些天的一場特大暴雨,為我送行的小車經過幾個小時的顛簸,到半山腰一個名叫煤廠的地方便不能前行了。整理好行囊,我只能與政府辦的楊副主任和中寨鄉的孟副鄉長徒步前往鄉政府駐地。

    時值正午,湛藍的天空看不到一絲云彩,太陽像個大火球,掛在山頂拼命地燃燒,仿佛要把土地烤焦。四周沒有一絲風,地面騰起的一陣陣熱浪幾乎讓人窒息,路旁的馬桑樹像做錯事的孩子,無精打采地低垂著頭,只有知了在歇斯底里地拼命制造著噪音,整個山坡懶洋洋的。

    四周全是高聳入云的山,刀削斧劈般,只在山腰以下的地方,才長一些低矮的灌木林,越往上,山越陡,樹都不長幾棵,全是裸露的巖石,松松垮垮,有松鼠跑過,便刷刷往下掉沙石,讓人在下面走得心驚膽戰。只在石縫中,才見得著幾叢不太深的茅草和幾棵歪歪斜斜的小樹,裸露的樹根似七八十歲老者手上暴起的青筋,有一個石縫,有一點泥土,便把粗壯的根須牢牢地伸進去,八爪魚似的,艱難地吸收養分維持著生命。就像烏蒙山人,不管土地有多貧瘠,隨便找一個地勢平坦一點的地方,建幾間瓦房或搭個茅草棚,開墾幾畝山地,便落地生根,養兒育女,傳宗接代,祖祖輩輩便在大山上繁衍生息了幾百年。

    爬過幾座山梁,跨過幾道河溝,再翻幾個崖口,對面半山腰的樹林中便隱約出現了些許白色的磚瓦房,隨行的孟副鄉長抹了一把臉上的汗水告訴我,那就是中寨鄉了。對面的山勢依然很陡,由東向西傾斜,到了鄉政府所在地的位置,坡度突然放緩,便閃出了一個不太大也不太平坦的坪子。村民們的房屋隨意地散落在山坡上,沒有規矩也無章法,或坐東向西,或坐北朝南,大多都因山就勢。房屋的建筑風格大同小異,除少量的磚混小平房外,幾乎全是青石墊腳、黃土筑墻、灰瓦蓋頂,遇經濟條件稍好一點的人家,便將兩頭的屋檐向上呈一定的弧形挑起來,再用石灰將房頂四周最外面的三溝瓦片扣起來,一為防風,二來美觀,時間一長便形成了烏蒙山特有的民居風格,在房前屋后高大的楊樹柳樹的掩映下,露出星星點點的白色,綿延起伏的群山便因了這些房屋和山民而有了生機與活力。

    中寨鄉政府就在這莽莽群山中的一個皺褶里,一條兩三百米長的街道加上兩側幾許刷白的房屋,便成了鄉街子,遠遠望去,滿目蒼翠中突顯出一小塊白色,倒像是群山的一塊補丁,格外顯眼。站在鄉政府的院壩里,便能看見山腳下的石花河了,在夕陽余暉的照耀下,閃著金光,像是一根燒紅了的鐵絲,彎彎曲曲地隨意丟棄在兩山的縫隙間。四周的山生得太夾,總也看不遠,沿石花河往上,目光剛一伸出便被對面巖腳村高高的山崖彈了回來,于是讓人想起昭通詩人陳衍強的一首詩:家居峽谷的人/打開門也看不遠/山就是路,水就是橋/太陽是一只舊電筒/剛從他們的頭上晃過/就不亮了……

    每逢農歷的雙日趕集天,便有成群結隊漫山遍野的山民從四面高高的山上下來,或背點蔬菜瓜果上街來賣,或買點鹽巴肥料,或什么也不賣什么也不買,純粹圖個熱鬧,拖兒帶女一并往街上湊。從山上下來的男人粗獷如山,披羊毛氈褂,穿解放膠鞋,三五一群,七八一伙,或街角、或路邊,不管認識與否,席地而坐,打斤苞谷酒,裝在大碗或是空的罐頭瓶里,美美地呷上一口,用手禮節式的一抹碗邊,再傳給下一個,這種喝法山里人叫喝轉轉酒,如此反復,直喝得日頭西斜,天昏地暗。煙是劣質煙,一元錢一包的山河秀、金盆景,沒有廠家也無地址,但山里人不計較,他們不知道“12315” ,也不曉得維權,他們只認定凡是會冒煙的,除了屋頂上的煙囪,其它的都可以抽。煙雖不好,但態度卻極為熱情,遇客人總是恭恭敬敬地雙手奉上。直到劣質煙把嘴巴抽麻,苞谷酒把太陽喝偏,才記起家的方向,扯開嗓子吼一路山歌,一雙大腳板便把羊腸子山路踩得晃晃悠悠。

    山里日頭落得早,下午5點過剛吃完晚飯,山頂上便只能見著小半個太陽了,我總喜歡在這個時候,沿著學校后面那條崎嶇的鄉村公路漫無目的地走,不時有荷鋤晚歸的村民走到近前來打一聲招呼,雙手在面前的衣服上搓幾下,便從上衣袋里掏出一包香煙,摳出一支,笑瞇瞇地雙手奉上。我喜歡村民們這種太直白的笑,沒有一絲掩飾,完全是發自內心,正是這種如大山般質樸、真誠、豪爽的笑,讓我每天感動著,讓我深深愛上了這片厚重的土地。走進中寨、走進鄉村、走進山里人的生活,我才明白,原來莊稼地里沒有虛偽、沒有阿諛奉承,村民們像對待土地和莊稼一樣真誠地對待我們。每逢下鄉,村民們殺不起豬也宰不起羊,但他們會在飯桌上為你擺上黃燦燦的苞谷飯、大塊的老臘肉、大盆的酸菜紅豆湯,會為你端出大碗的廉價苞谷酒,然后一仰脖子,粗獷地喊一聲“干” 。

    當夜色褪去白日的喧嘩,中寨的星空便露出了城市里少有的深邃與寧靜。鄉村的條件十分簡陋,宿舍只有一個套間加一個陽臺十來個平方,設施也僅一桌一椅一床而已,外面用來辦公,里間睡覺,陽臺便成了私人獨處的空間。種上幾盆蘭草,在夜色似水、新月如夢的夜晚,將椅子搬至陽臺,點燃一根香煙,把玩于手指間,讓繚繞的青煙打開久違的記憶,孤獨與思念便成了一種刻骨銘心的痛。我總愛在這時聽一曲名叫《高山流水》的古箏,柔柔地、緩緩地流過靈魂,躁動的心靈開始平靜下來,浮躁的心境也慢慢擺脫了俗世的煩憂,變得清晰起來。我關上燈,閉上眼,在朦朧的月光中,在蘭花清幽的芬芳中,用一種禪的心境去包容這個俗世,正如浩瀚的星空用他博大的胸懷包容世間的萬物。我靜坐夜的中央,獨享鄉村特有的那份寧靜、那份深邃、那份從容。

    生命中,沒有太多長存的記憶。兩年以后,我又回歸了滇東北高原上這座名叫昭通的城市,在鋼筋混凝土的森林里,我總是找不到自己的方向。支離破碎的眷戀,似月光嘩啦啦撒滿一地,輕如塵埃的生命,在夜色中虛無縹緲,微不足道。關于中寨的思念,似手中緊握的流沙,在頹然得沒有一絲綠意的溫柔里,有一種失落、有一種傷感。故作輕松的微笑,卻始終抹不去唇邊的愴然。不經意間,老想起那個叫中寨的地方,想起一些和中寨有關的人和事……

    上一篇:聽水圖

    下一篇:舊衣里的暖

    發表評論 (已有0條評論)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久久久久综合日本亚洲| 天天av天天翘天天综合网|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88成人| 五月婷婷综合免费| 天天综合日日噜噜噜|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多人| 国产美女亚洲精品久久久综合| 天天影视色香欲性综合网网站| 本道久久综合无码中文字幕 |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色影视|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一区二区 | 久久综合给合久久狠狠狠97色| 日韩综合在线视频| 色噜噜狠狠成人中文综合| 国产成人综合野草| 亚州AV综合色区无码一区|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 色天使久久综合网天天| 噜噜综合亚洲AV中文无码| 亚洲AV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亚洲97se亚洲综合在线| 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久| 国产成人综合一区精品| 久久香综合精品久久伊人| 亚洲AV人无码综合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日韩久久成人AV| 美腿丝袜亚洲综合| 亚洲色婷婷综合久久| 亚洲综合日韩中文字幕v在线| 一本色道久久鬼综合88| 狠狠色综合网站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下载| 青青青国产色视频在线观看国产亚洲欧洲国产综合 | 人妻一本久道久久综合久久鬼色| 本道久久综合无码中文字幕| 婷婷六月久久综合丁香可观看| 色婷婷色综合激情国产日韩|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 浪潮AV色综合久久天堂| 制服丝袜人妻综合第一页| 狠狠色综合网久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