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暑假,是孩子們編織夢想的美好時光。因為當著教師,所以每個夏天都有暑假。又因為已經上了年紀,所以尤其容易懷舊。當夢幻般美麗迷人的夏天到來的時候,我時常會回想四十多年前自己兒時的暑假,回味兒時夏天里的種種生活情趣……
在我的記憶中,從小學四年級開始直到高中畢業,每年暑假,因時值“雙搶”大忙時節,都曾到田間地頭去收割稻子。在海陽一小讀書時,是到學校附近的南街生產隊;進海陽中學后,有時到學校附近的北街生產隊,有時到學校農場。讀小學和初中時到生產隊勞動,隊里照顧我們人小,安排我們早晨六點開始干活,到大約八點多鐘太陽大了就收工。其間還發給我們每人兩個燒餅吃吃。讀高中時到學校農場去“雙搶”,一干就是幾個整天,早去晚歸。學校農場早先在縣城南郊的秀陽曉角,離城里約有三四里遠。老師和我們大多步行前去。走那么多的路,還要干一天的活,沒有誰叫苦叫累。割稻子不小心割到了手指流幾滴血,就笑言一句“殺雞了”,血一止住就接著干。
那個年代海中還有校辦工廠,實際上只是一個小作坊,生產任務是裝配電燈拉線開關——比較簡單的手工活。暑假里每個班輪流去干一星期的活。
在田地里割稻子,在工房里做開關,都比在教室里上課有趣多了:可以一邊干活一邊嬉鬧;有時還會來一下比賽,比誰干活干得快干得多。好好地顯了一下身手的同學,自然美美地滿足了一把讓人羨慕的心理。
那年月我家住在南街草堂巷口。記憶中夏夜里家門口大街上的納涼場景,如今回味起來還真算得上是一道風景呢:馬路邊,一些沿街住戶人家,吃過晚飯,就拎兩桶井水來,澆到門前地上;然后搬張竹床出來,再搬幾個竹椅板凳,一家人就或躺或坐地乘涼了。談天說地,嬉笑怒罵,吹笛子拉二胡,聽收音機唱樣板戲,……這當然都是大人們的納涼了。孩子們呢,家里管得嚴的,就老老實實地跟在大人身邊;家里管得不嚴的,就無影無蹤了,不曉得到哪里瞎野去了。那時候,南北大街上,每隔一段路,路邊電線桿上就有一個廣播喇叭,播送著新聞播放著歌曲,又給納涼的人們添上了一份熱鬧。路燈也是隔一段路才有一盞;時常還有路燈壞了的地方,靠著路邊住戶敞開的大門里透出來一些燈光到馬路上來,因而馬路上光亮有限,昏暗朦朧之處有的是。
納涼,自然還有比大街上好得多的去處。比如,勝利臺燈光球場經常有籃球賽,可以一邊看球賽一邊納涼。再就是看露天電影。有兩年,縣城里唯一的一家電影院拆除重建,電影站便經常在勝利臺體育場、縣委大院、搬運站等有合適場所的地方放露天電影。每逢有這樣的好消息,白天人們就一傳十,十傳百了;到傍晚,潮水般的人流便涌向放電影的地方。看露天電影,既可以飽眼福又能夠納涼,多么美妙呀!
大概從1974年起,休寧縣城里就陸續有些機關單位有電視機了,大概14甲笥夷敲創蟀傘D鞘焙虻比歡際嗆詘椎縭櫻藕藕懿晃榷ǎ嬗惺碧煤芾骱Α5縭擁某魷鄭谷嗣竅渤鐾猓嚎梢緣諞皇奔淇吹絞閉攣牛忍悴タ幢ㄖ角慷嗔耍豢吹縭踴箍梢鑰吹玫降纈啊5筆畢毓悴フ盡⑸桃稻幀⒘甘塵幀倩豕盡⒀勒鏡鵲胤降牡縭櫻級岳習儺湛擰O奶燉鋦紗喟岬絞彝夥牛壑誥妥勻歡嗔耍際嗆諮寡掛黃2還廡┑胤降牡縭傭疾皇翹焯旆諾模暈液圖父鐾С33園脹矸咕徒嵐櫚醬“搜索”電視看。有一次,看電視時看到了一部朝鮮反特片《原形畢露》,里面有些情節畫面挺恐怖的,嚇得我回家后睡不著覺……
四十多年過去了。
夏日里晴朗的天空,還是一樣的風高云淡;夏夜里滿天的繁星,也還是一樣的切近而又遼遠;然而天地之間早已是滄桑巨變,地覆天翻。
現在的學校,早已沒有了校辦工廠、校辦農場;今天的學生,早已不必去做手工干農活了。夏夜里馬路邊舉家乘涼那樣的市井畫面,也早已不曾再現。如今的夏夜,可謂萬花筒一般,令人眼花繚亂:老城區、新城區,大街上、馬路邊,處處燈火輝煌,亮如白晝;處處車水馬龍,熙熙攘攘。到處都有夜市,到處都有音樂,到處都有廣場舞;到處都可以散步賞景,到處都有夜宵可吃,到處都有超市可逛。間或,這里那里還有文藝演出或露天電影可看。至于橫江公園、狀元廣場這些地方,就更加是大人們納涼的絕佳去處、孩子們游樂的狂歡世界了!無論大人孩子,樂意在家待著的,可以吹空調看電視,上電腦玩游戲,一樣可以找樂。
生活圖景的變化,折射著社會的發展和歷史的進程。撫今追昔,倍覺如今的日子天堂一般!理當好好感受,好好品味,好好珍惜。比起昨天,今天已經非常美好;同樣道理,明天也一定會比今天更加美好。感懷盛夏,烈日燃燒的激情,一定是更加火熱飽滿;遙望夜空,繁星醞釀的夢想,一定會更加瑰麗美妙……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