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先秦
旄丘之葛兮,何誕之節兮。叔兮伯兮,何多日也?何其處也?必有與也!何其久也?必有以也!
狐裘蒙戎,匪車不東。叔兮伯兮,靡所與同。
瑣兮尾兮,流離之子。叔兮伯兮,褎如充耳。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旄丘上的葛藤啊,為何蔓延那么長!衛國諸臣叔伯啊,為何許久不相幫?
為何安處在家中?必定等人一起行。為何等待這么久?其中必定有原因。
身穿狐裘毛茸茸,乘車出行不向東。衛國諸臣叔伯啊,你們不與我心同。
我們卑微又渺小,流離失所無依靠。衛國諸臣叔伯啊,充耳裝作不知道。
注釋
旄(máo)丘:衛國地名,在澶州臨河東(今河南濮陽西南)。一說指前高后低的土山。
誕(yán):通“延”,延長。節:指葛藤的枝節。
叔伯:本為兄弟間的排行。此處稱高層統治者君臣。
多日:指拖延時日。
處:安居,留
版權聲明:本文發布于等風也等你 內容均來源于互聯網 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