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的二八車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边@話是一點也不假。
我這七八年來一直都是漂泊在外,真正陪伴父母親的時間極少。而如今又是一年清明時,周遭那原本靜謐的樹林里,此起彼伏地傳出嘈雜的鞭炮聲,鄉間的小路上也突然變得車水馬龍,十分熱鬧…
說起來我已經好些年沒回去祭祖了。對祭祖的印象還停留在初中時代。那個年代清明節還不是法定節假日,但我們中學每年清明都放三天假。每次上山祭祖總是坐著父親的二八自行車,車的把手上掛著一些母親準備好的熟食和香紙,我坐在后面車架上,手里握著一把鋤頭,看著父親堅毅的背影,津津有味地聽著他講述著老一輩人的故事,還有做人的道理。
我們行駛在田間小路上,不緊不慢,晃晃悠悠。望著無邊無際的稻田,伴著暖陽與清風,一路鶯飛草長,鳥語花香。那嬌艷的映山紅緊緊的簇擁在一起,在陽光的襯照下尤為扎眼,遠遠便能看見。一對可愛的人兒,有說有笑,一大一小,絮絮叨叨。不知不覺、輕輕松松地就來到了先祖長眠的山腳下。
待爬過小山丘,我會沖在父親前頭,先去到先祖墓前并在墓碑上壓好草紙。等父親緩緩踱過來以后,再和他一道,動手清除墓前的雜草。緊接著,擺好貢品,點上香燭,燒起冥紙,深深鞠躬,燃放鞭炮。一番緬懷后,父親會用鋤頭在邊上的草地上打一些大而圓的“草皮”,我則作為搬運工,把這些“草皮”一個一個蓋到墓上,直到把整個墓都蓋嚴實。接下來,我便興高采烈去采摘映山紅,然后插滿墓地。一陣折騰后,原本荒破的孤墳竟顯出了一絲“生氣”。任務完成后,我們便踏上了歸途,正如來時那樣,不緊不慢,晃晃悠悠,有說有笑,絮絮叨叨。
這是我對掃墓祭祖的印象,也是我與父親相處的重要時光。而今父親也已漸漸老去,成了一個頭發斑白、皺紋橫生、滿臉滄桑的老頭兒,看著他那已經有點駝的背,我清楚的知道,他再也不能像當初那樣騎著二八自行車,帶我去想去的地方了…
如果可以,我真的很想回到小時候,再看看父親那時年輕而富有活力的笑臉,如今能看到的只有父親愁眉緊鎖的容顏…
寫于2019年清明節
【作者的話】你有多久沒好好的陪一陪父母親了?
?。ㄎ?星如雨)
作者:星如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