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娘
后娘很兇,兇的時候兩個眼珠子都差點會掉出來。后娘的體態(tài)非常的肥胖,胖得有些夸張。后娘的聲音很大,講話時就好像和別人吵架一樣。
前幾年,她丈夫因車禍而死了。經(jīng)人牽線搭橋,她嫁到隔壁村的李莊的趙家。就是她后來的丈夫,叫趙一生。趙一生的老伴因病去世,留下了一子趙松。這樣,他就這樣成了趙松的后娘。
她有兩個兒子。一個叫小童,一個叫小霖。小童今年二十七歲,小霖十八歲。她帶著兩個兒子,和趙松一家生活在一起。
剛開始的前幾個月,后娘對趙松就像親兒子一樣。村里的人背地里議論說:“誰說后娘沒好的,你看趙家的那個后娘還就不錯。”
她后娘的那兩個兒子都已經(jīng)是大人了,就跟著她媽和后爸去地里干農(nóng)活。趙松只有九歲,照常去上學。他每天放學回家,后娘就把熱乎乎的飯遞到他手里,還真有一點家庭溫暖的意思。慢慢地,趙松對她后娘產(chǎn)生了一種好感。他從小就少有母親的關(guān)愛,他被后娘感動了。有時,當他接過娘手里的飯菜時,眼睛里會情不自禁地閃動作喜悅的淚花。
趙松很懂事,他每天放學回家都會主動地去地里割豬菜,或是做點家務事什么的。常言道,“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一天,他剛回家,他后娘對他說:“你每天去讀書很閑,看你大哥二哥每一干活干得累死累活的。從今天開始,你也要上山去學干活,免得人都變懶了。”“好的,好的,我會去干的,我每天放學回來都去。”趙松嘴上答應了,心里卻是一怔:我后娘今天怎么了,怎么會一反常態(tài)昵?難道是我做錯了什么了嗎?他想不通,想不通就不想了,聽她的就是。
從此,趙松每天回家都要去地里干活。不管趙松怎么要干,后娘總是不滿意,這里干得不好,那里又做得不對勁。
趙松讀書很努力,很上進,他考上了北大。考上了大學也是個問題啊——沒錢上啊!怎么辦?結(jié)果你猜怎么著?
后娘,還是后娘,還是那個他平時感覺有點可恨的后娘幫他解決這一難題。
她,她拉錢拖帳,四處求人,幫趙松籌上大學的費用。可是,她在趙松的心里似乎是一個不受歡迎的角色。所以盡管她給趙松籌足了錢,他心里也是不會感激后娘的。
很多年后,趙松才知道——他上大學的學費居是后娘賣掉她娘家陪嫁給她的嫁妝換來的。
從此,趙松經(jīng)常提起他后娘,還給自己總結(jié)出了一句警言——“后娘也是媽,后娘也是娘啊!”
(文/向春光)
作者:向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