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還是親情
從學前教育伊始上學放學早已是平 常往事,但隨著慢慢的長大讀書也離家越來越遠,每一次回家都變得那么奢侈,回到家后總免不了些許心靈的觸動。
今年9月30日的晚上我急急忙忙的乘坐超級夜班車往家的方向前進。其實這么早回家并不是因為激動而是沒有車,那么就只得拼車回家。在綿陽補習的一年深切感受到了“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情結,也許在反來復去的苦痛后早已經對回家的概念變得麻木,讓我不再懂得什么是回家的滋味,說來也只不過是兩個字而已。
在上高中的時候我記得我曾經說過“只要有家的地方就不遠”,現在想來也還是遠吶!兩百多公里的路程,直達車也得6個多小時,在質問問那時的我“真的不遠?”雖然苦可回家也有甜,酸甜苦辣也才稱得上生活。
記得家里面總有一個習慣那就是每當孩子回家或走的時候都得弄滿滿一桌子的菜,它從不曾褪色,不曾淡忘。這樣也就算了,可真的搞不懂為啥還要叫過來、夾過去,嘴里還得不停的念叨著“多吃點,在學校難得吃到這么好的,多吃點多吃點,呵呵。”可后來我明白了,因為這是一種習慣,一種牽掛!他們一直嘮叨,就算說破了嘴皮也不覺得多,為得就是想把對兒女所有的教導、期盼都給提醒提醒再提醒。
倏忽間想起了在綿陽生活的一年,那一年真的很苦,很累,很酸。面對自己的成績總是心有余力,而力不足。每次離本科線總是差這么一二十分,總是跨越不去那條鴻溝??擅看谓o家里打一通電話后我總是能夠以以全身心的熱情去迎接明天,創造屬于自己的未來。才有了后來大考中一次都沒有上過本科線而高考成功二本成績的奇跡。這足以證明:家——心靈的港灣。
在進入大學后每天都是忙忙碌碌的,給家里的電話慢慢變得少了但是這是我的習慣我永遠不會丟掉,在今后我定會在空余時間給家里來通電話。你我的這種習慣好比湯圓,外面是習慣里面包裹著的是牽掛與期盼。
你我雖不曾同行,但有習慣相連,只愿彼此安好!
(文/◆不再♂錯過)
作者:◆不再♂錯過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