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的南山村
曾經的富足,還有過去的奢侈,也一樣被當今的城市化,新農村建設的樣板化,丟棄在山間里,像即將離世的老人一樣慢慢地消失在地平線的永恒里。
在兒時的記憶里,曾經的南山村是多么的榮耀,而如今已經衰敗的幾乎沒了人煙,唯有東倒西歪的房子,才讓人知道這里曾經有過人類。曾幾何時,歲月是變遷的,在饑荒和困難時期,在村莊的四周是一灣一灣肥沃的田地,每在一年一度的上糧時節,走在山路上的駝隊是南山梁上最為耀眼的風景線。叮叮當當作響的鈴鐺,還有趕牲口的馬官自豪的吆喝,無不是一種喜悅的自信與滿足。豐盈的糧倉吸引著十里八鄉的姑娘拖著媒人,想將自己的終身托付給這片土地上。
日子再好,也會被時間遺棄,當金錢流動在人們的生活中時,糧食已經不再是十里八鄉的光環。從此這里一灣一灣的田地,便長滿了荊棘,再也沒有勤勞的農人光顧村里的土地,任它肆無忌憚的荒蕪。從此貧困的生活,讓人們背著鋪蓋卷,去遙遠的都市里淘金。
雖然記憶中的南山村已經失去往日的光環,但留守在家的老人和孩子,依然將家和村莊梳洗的像清秀的孩子,吸引著我們這些生活在異地的游子,時常在空閑的時候,回到老家的村巷里走走。然而新農村的成片成片的建設,讓南山村徹底的淪落了。我不明白我們的建設者,為什么要將一道梁幾十個村落,全部遷到幾十里開外的鎮上,難道南山梁的塬地就沒有一份土地能承載往日里的富足?從此背井離鄉的村人寄居在鎮上的樣板房里,卻背負著沉重的債務,更是沒有了人再走進村落里,而是舉家背井離鄉的去都市里淘金。
土地就像我們的孩子一樣,需要每天梳理打扮,才能有富足的收獲。以前沒有遷往異地時,雖然村子里失去的是壯勞力,但老人依然會將肥沃的土地進行輪耕,不讓野草和荊棘破壞田園,而讓土地繼續出產著五谷雜糧。如今年輕人在都市里打拼還債,被債務壓彎了脊梁的老人,再也回不了村落,去打理南山村自家的土地,只能失魂落魄的領著孩子,坐在新農村靚麗的花園臺階上度著慵懶地日子。
(文/涂鴉)
作者:涂鴉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