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引領人生路
國慶前夕,岳父收到了一枚由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向離休老干部頒發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章。看到設計精巧、五星閃耀、金光燦爛的紀念章,93歲的老岳父十分激動、感慨萬端。感謝黨和國家對老干部的關心、尊重和愛護,祝愿祖國更加繁榮富強!我們也為他感到無上榮光!
巧合的是,不久前在中秋節大家庭成員團圓時,老岳父拿著一本很厚的樣書。告知我:“這是我寫的回憶錄,你閱讀、勘誤、校對過后給這本書寫一個前言可否”。老岳父深情的告知于我,這是他花費八年的時間完成的一部長篇書稿。里面有12個篇章,32個部分內容組成,近28萬字。這是他人生經歷的真實寫照。我想《回憶錄》正好是他獻給祖國的生日禮物!
面對老岳父對我的器重、厚愛和信任,我欣然接過了《回憶錄》,捧著沉甸甸的書稿,我感到自己肩上的責任重大。書稿以電子稿的形式發給我后,我如饑似渴地用了一個星期時間仔細拜讀,心情隨著書稿情節起伏跌宕而激動和震撼。老岳父的人生軌跡、心路歷程、工作家庭等歷歷在目。文字雖然簡單樸素,象聊天,拉家常,講故事,娓娓道來,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包羅萬象,林林總總,但條理清晰,真切感人。書中記錄真實可信、情景交融,有的情節催人淚下;書中反映的歷史厚重,時代背景、人物事件交代的清楚具體;觀點明確,對人生、對歷史反思深刻、理性;情感真摯,忍辱負重、愛憎分明。讓我看到了一個睿智而善良、低調而胸襟開闊的老者形象,高大偉岸的向我們走來!掩卷沉思:我以為是堅定的信念引領著他在風風雨雨中披荊斬棘,一往無前。歸納起來,回憶錄從個人成長經歷入手,寫了:
一、早熟的童年:書中介紹,他出生于一個種田世家、文盲家庭,因此家族對他寄于厚望。自己6歲讀書,10歲放牛、種田。12歲學會耕田、耙田、播種、施肥、插秧、耘禾等農活。上學期間,除了周日和假期干農活,還要上山砍柴。童年初期,由于幼稚、調皮,有過不少血的教訓。他寫到:一條黃狗,張口露牙地從草中不聲不響地竄到我后面,在右腳肘部小肚子上狠咬一口就跑了,傷口鮮血直流;
樂極生悲,我把鉤刀捆綁在竹竿上以后,急于搞柞樹子吃。不料在用勁鉤的時候刀從樹上掉下來了,正扎中了我的前額頭偏右一點的地方,頓時血流不止。
在慌亂搶割中,只注意多割禾未防傷人手指,禮宋竟把我右手食指第二關節割了一刀,頓時鮮血直流不止。這事的產生真使我終身懊悔,至今我右手食指第二關節仍保留了一個刀痕,長不平整,且刀痕下呈現了一個凸起的疙瘩,并麻木無知覺,給平時工作、生活造成諸多不便。
有一天,下田插秧,哥哥突然叫我看腿上,我嚇得猛低頭一看,腿上爬滿抓了螞蝗,有的一個口子上就粘了五、六條,都不知吸吮了我多少血。
讀書期間,有一次半夜老鼠鉆進我的被窩,抓到了老鼠,把它打死。大老鼠足有斤把重,想起就有一點后怕。當時不知道從哪里來的力量。
由于讀書學習用功發奮,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得到了老師,同學的信任,被選為擔任級長(班長),直到小學畢業。
二、艱苦的青少年:慢慢求學路,困難重重,讀初中要經過山區羊腸小道徒步60里路到校,念高中更苦,要跋山涉水300里,日夜兼程,連續走了三天,才能趕到了箬溪小鎮江西省立協和中學。
讀書期間幾次面對因口糧,學費沒有及時繳交,面臨退學險境。父母、兄長和他不改初心,奉行”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信念,支持讓他繼續讀書.結果在好心人幫助下,化險為夷,渡過難關。為了供自己上學,父母負重勞作,苦苦支撐。有時自己還不時面對抓壯丁、服苦役、躲兵役的危險,弄得有家不能回,整天提心吊膽的生活。
熬到了高中畢業,為了實現理想、積極想辦法參加工作。49年初秋,只身一人到處找工作,好不容易遇到中共修水縣委地方干部訓練班招收學員,因為他身上帶了高中畢業證書,故講話就理直氣壯。工作人員聽了以后似乎有些疑問,還較驚訝地說了一聲“高中畢業呀!” 父母親的血汗錢沒有白流,寒窗苦讀沒有白費。那時農民孩子能讀到高中畢業幾乎是鳳毛麟角。
通過考試以優異成績進入培訓班學習,后來當選為組長,心里非常高興,他說:“這不同于讀高中時被同學選為級長,那是要求把學生管成舊社會的工具,為舊制度服務。而現在是要求組長組織領導全組學員,積極學習,提高思想認識,加強政治覺悟,鍛煉好工作,準備為人民服務。就性質來說是完全不同的,因此我特別高興而舒暢”。培訓班期滿,他被分到修水縣三都區政府工作,屬縣城東面地區。以后,輾轉多個鄉鎮積極投入到土改工作中去。均打開了局面,受到群眾歡迎,得到上級政府部門嘉獎和表彰”。
三、屈辱的中年:五七年因在整風運動中。向某位干部提了三點意見,遭到報復,被劃定為右派份子,他說:“當時真如晴天霹靂一聲巨響,雷轟頭頂把我打翻在地如癲似懵,想吼叫叫天天不應、入地地無門。我實在太委屈了!太冤枉了!在精神上內心深處受到了莫大摧殘、損失重大。晚上大大小小的揪斗會連續不斷”。
家庭受株連、排擠和刁難,生活苦不堪言。雖然在運動中把他打成“右派”,從此含冤蒙難24年,強制勞動改造。但下放后他并沒有自暴自棄、垂頭喪氣,而始終保持著參加工作幾年來錘煉好了的干部本色。他寫到:“回憶起來,勞動真偉大,鍛煉了個人的身體。以前在單位每餐只能一碗飯,還要有好菜,而現在在艱苦的勞動面前,體力消耗大、費力多,我每餐吃一斤糧食才能飽,否則就負不起如此重力,支持不了”。
文化大革命開始了,他再次受到批斗,家被抄。戴高帽、掛黑牌、游街示眾。被逼下跪,無端遭毒打受盡折磨,遍體鱗傷。他住牛棚、也被逼住過鴨棚。然而就是在精神和肉體遭受百般折磨的時候。在幾盡掙扎,生不如死,幾次想自盡了斷時,是理智和責任,挽救了自己。他堅信黑暗是暫時的,陽光一定會到來。
在落難期間,給他安慰的是,保全了一個完整的家,書中寫道:再苦也不能苦了孩子,造反派百般刁難家屬把商品糧戶口,糧、油副食品關系全部銷除了,欲置家屬于死地,我就是要決心保護我的家屬孩子們,寧可苦了自己,也不能苦了孩子,使他們受折磨,我在外面被揪斗得面目全非,狼狽不堪時,會后我還要先整理一下,把臉上的黑墨汁洗掉,恢復本來面目后才回家,免得把揪斗時的非人非怪形象帶到家里,孩子們見了深受心靈創傷與精神刺激,回到家里后還要先抱抱孩子,與孩子們笑玩一番,與他(她)們一塊歡樂。我從不在煩燥憤怒時拿孩子來出氣,打罵孩子,在家孩子永遠是快樂的小天仙。
四、幸福的晚年:終于等到了雨過天晴的時候,1980年得以平反昭雪。恢復工作、待遇,后來又辦理了離休手續。每年政府和單位都上門慰問和看望老干部,過問養老、家庭等狀況,把關懷送到心坎上,讓老干部感到無比的溫暖和幸福。俗話說得好“寒門出孝子,磨難出人才”,1977年國家恢復高考,孩子們在經歷了各種動蕩后成熟了,深知大好形勢來之不易。她們勤奮刻苦讀書,積極備考,先后被省內外各高校錄取。并得以優異成績畢業,現在她們均在國際大都市上海工作,并在各行各業中建功立業,創造佳績。尤其是小女兒,現在是上海交大博導,外孫女去年美國牛津大學碩博連讀。目前這個大家庭已經四代同堂,其樂融融。岳父雖年過九旬,但各方面狀態正常,身體康健,樂觀積極,與老伴相濡以沫,盡情享受著兒女孝道,太平盛世帶給他們的幸福!自己愛好攝影收藏,生活充滿陽光!
(文/謝陳)
作者:謝陳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