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的水 父親的遠方(下)
“您說了母親,那父親呢?”我兒問。
看看物類的繁盛,看看萬物的聚集邏輯。同類元素必然吸引嗎?異類元素必然排斥嗎?它們滿足于單一模式嗎?
我兒,你每天都希望和昨天一模一樣嗎?你為何要做各種游戲呢?是偶爾為之,還是遺傳本能呢?
所以 ,我也不是你真正意義上的父親,我和媽媽一樣,只是代理的。
我兒,你真正意義上的父親,叫遠方,他的本質叫探索。
萬物極盡所能的做出各種嘗試,成功的,成為各種存在模式予以復制,輪回。失敗的,成為各種殘次品,散布于宇宙空間,被分解重組。這是誰促使它們這么干的?
是遠方:探索!
因為遙不可及,所以永不停歇!
整個非生命,生命的存在,普遍體現出這種屬性。那難以名狀的魅力,勉強稱作父親的屬性吧:探索!
看看探索的品格:
《易經》第一卦 乾 乾為天 乾上乾下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萬物初生之時,即體現出強健無畏的出征品性。
母親的品性,在于追尋父親的品性。
當父母親相遇,物質和精神準備已足,精美絕倫的生命神奇 ,誕生了!
如果沒有了父親,探索不再,想想看,會發生什么?
沒了光,沒了氣,沒了引力,沒了運動,一切都將窒息。
人的生命,沒了探索,即是分解重組之時,死亡,是存在形式的再次探索。我們將去往哪里,將取決于再次探索的結果,成功,便復制輪回,失敗,即再被分解,轉化為另一種存在形式。
我兒,難道世界還不夠神奇嗎?難道,我們共同的父母親,你還不認識嗎?還需要質疑嗎?
你看護自己的身心,就是看護父母親,水與探索,就和你一體。你生命的本質,就是水和探索的統一體。
這生命的基因,取決了,我兒,生命的意義,無須論證,必然如此!一種存在可能,如此等等……
叔本華說,凡物存在,必有理由。也可以說,萬物的存在,必然如此,無須論證。
我兒,
莊子《內篇·大宗師》云:
子來曰:“父母于子,東西南北,唯命之從。陰陽于人,不翅于父母;彼近吾死而我不聽,我則悍矣,彼何罪焉!夫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今大冶鑄金,金踴躍曰‘我且必為鏌琊’,大冶必以為不祥之金。今一犯人之形,而曰‘人耳人耳’,夫造化者必以為不祥之人。今一以天地為大爐,以造化為大冶,惡乎往而不可哉!”成然寐,蘧然覺。
子來說:“父母對于子女,無論東西南北,他們都只能聽從吩咐調遣。自然的變化對于人,則不啻于父母;它使我靠攏死亡而我卻不聽從,那么我就太蠻橫了,而它有什么過錯呢!大地把我的形體托載,用生存來勞苦我,用衰老來閑適我,用死亡來安息我。所以把我的存在看作是好事,也因此可以把我的死亡看作是好事。現在如果有一個高超的冶煉工匠鑄造金屬器皿,金屬熔解后躍起說‘我將必須成為良劍莫邪’,冶煉工匠必定認為這是不吉祥的金屬。如今人一旦承受了人的外形,便說‘成人了成人了’,造物者一定會認為這是不吉祥的人。如今把整個渾一的天地當作大熔爐,把造物者當作高超的冶煉工匠,用什么方法來驅遣我而不可以呢?”于是安閑熟睡似的離開人世,又好像驚喜地醒過來而回到人間。
我兒,時刻感恩吧!
用感恩的心態觀感世界,猶如世界用感恩的心態來觀照生命。你會驚奇的發現:一切與以往變得完全不同:
所謂孤獨,所謂憂傷,所謂虛無,都將在你的平靜中得以重組。
(文/異度)
作者:異度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