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澀戀情
時間總是在不知不覺中悄然逝去,依稀記得我第一次去你家時你還是一個天真無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屁孩”你和你姐姐還有其他小朋友在家。歡快游戲著,放聲的追逐著……受委屈時,你會毫不自覺,無需顧忌地,躲入你母親那溫柔寬厚而富有安全感懷里涕哭訴狀……
而如今你已是一個青春帥氣,思想獨立,又極具活力的青年“小伙子”受委遇措時你已不再像兒時那般不知所措地躲母親懷里涕訴,而是選擇一個人獨自承受……這便是青春的標志,成長的印記…
從兒童過渡到青春期,是“人生的第二次誕生”,心理學家稱這一時期為“第二次危機”。如果說人生的第一次危機——“斷乳危機”是在溫暖的襁褓中度過的,幼兒的反抗充其量也不過是無力的掙扎、無望的哭鬧。那么,人生的第二次危機——從精神上脫離父母的心理“斷乳”,卻來勢迅猛,銳不可當。
進入青春期,在荷爾蒙等的作用下,你會產生一系列生理變化,性意識開始覺醒和發展。性意識的覺醒,是指你開始意識到兩性的差別和兩性的關系,同時也帶來一些特殊的心理體驗。
一異性疏遠期
二愛慕期
三戀愛期
對于“早戀”,我更愿意稱它為“青春期的情感”,原本這只是一個正常的生理、心理現象,可是由于老師、家長及社會上的成年人過分的關注,而帶來了各種各樣的結果。甚至,原本正常的男女朋友間的友情也被“妖魔化”成了“戀情”。 但需要指出的是很多同學并非很理智,也并非很了解自己的情感,而是誤把正常的異性關系當做了所謂的“愛情”。
對于早戀,有人這樣看待:“每個時期都應有每個時期的事情,倘若提前做了后一個時期的事情,你便失去了前一個時期。”我很贊同這種看法,每個時期都有每個時期該做的事情,有些“情”、有些“事”,你需要弄清楚。 情竇初開,喜歡一個人,那是你成長的表現,你有這種心理證明你還是一個“正常的人”。但是,喜歡不一定就是“愛情”,有好感不意味著就要談戀愛,莫把男女之間的朋友關系、知己關系當做“愛情”關系。倘若你們之間的交往被別人誤解了,那你們就需要思考下自己的行為是否有不當的地方。 我也從那個階段經歷過,和現在的同學比起來,我還真是out了。初中階段,我單純的觀念里也有愛情朦朧的影子。
處于青春期,我們會有自己愛慕的對象,然而這份情感也會給我們帶來巨大的困擾,甚至成為阻力。在這里我想告訴家的是,如果真的喜歡某人,那就讓喜歡成為一種動力。青春是最美好的階段,處于青春期的同學們應該具備這種動力。舅媽相信你一定能處理好這份想躲又躲不開的青澀戀情。
【作者的話】此文獻給我的外甥,也獻給所有處于青春期,正被早戀所困擾的孩子們。
(文/生命如歌)
作者:生命如歌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