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故事和夢
我們往往懷念的并不是過去的故事,而是故事里住著的人;我們往往在乎的并不是逐夢的結局,而是一起逐夢的人。
―題記
自從高中畢業之后,一直想寫篇文章來紀念,可是一直沒有時間去寫。一晃,半年過去了。15年對于我們來說確實是最尷尬的一年,上半年在高中,下半年在大學。偶爾躺在床上,也會忽然的好想那些老朋友,然后在心里問問,你們還好么?
以前,老師們總是喜歡在三尺講臺上,說著自己的當年,還有自己學生的當年,然后,用一大堆話來激勵我們,說到這,我還依舊記得老司(班主任)每當講的慷慨激奮時手錘黑板的樣子,話說那黑板也真夠結實,都錘了那么多次,依舊完好無損。
以前,我們打掃衛生很積極,每當臨近上課,門窗總是擦的閃亮,地面總是掃的干凈。因為我們知道,離上課近了,老司的腳步也就近了。
以前,我們總是不愛上交手機,我們總是喜歡提前跑去食堂吃飯,我們總是喜歡在課間看歌曲的MV,我們總是……
以前,總是有說不完的以前。我們班四十多人,再加上很長的時間,故事太多。
不知道我們課桌上的誓言有沒有擦掉,后墻上的目標已經撕掉了。那句黑板左右“人在做,天在看,父母親在等待”的標語應該也撕掉了吧。唉,物是人非啊!
現在想想,我們那時候也真夠努力的。
早上六點起床,洗臉刷牙,十分鐘搞定,然后,背上書包出去讀會英語課文,哪怕在跑操也要記幾個英語單詞。跑完操之后,我們大多數人則是選擇不去吃飯,像哈巴狗一樣蹲在路燈下(樓門沒開),背背單詞,讀讀課文,看看生物。在冬天也是不例外的。我們曾為了上課不睡覺,幾乎每節課在教室后面都有站著聽課的人,尤其以化學課居多。坐著聽課感覺迷糊的同學,不乏有想方設法讓自己清醒的,像用圓規戳自己的,用巴掌扇自己的。
每到中午,第一個沖到餐廳的班級總是我們班,除了搬到五樓那段歲月。不是怕吃不到飯,而是怕時間會在排隊的時光中溜走。等吃完飯,大多數人喜歡花費睡午覺的一點時間去做一些題,或看會小說。
到了下午上自習,有時我們會有點吵,但那也只是有時候。老師們也許偶爾會罵我們沒有高三重點班的樣子,我們其實都明白,老師這是在激勵我們,同時心里也是在心疼我們,不然也不會在忙碌學習的時刻帶我們去碧桂園看風景,去吉利公司看汽車的生產線,去飛機場體驗乘坐飛機的流程,來減緩高考的壓力。
最艱苦的,莫過于晚上了。一下晚自習就沖入自習室占位置,害怕晚一步,就要錯過一場宴席似的,而沒有占到位置的人,則坐在床上,擺開小桌,埋頭苦學。等到學累了,就下床喝杯水,或者,用別的方式放松一會,如果任務實在很重,就去衛生間用冷水洗把臉,繼續學習,一直到一點多兩點。我其實最懷念的也是在臺燈下的時光,那時候總是有這種感覺:燈光雖然暗,卻能照亮前程。
如今,我們各奔前程,像花兒撒滿神州,有些人,去到了想去的地方,有些人,則聽從了命運的安排。不論結果如何,我們都曾是腳踏大地,仰望星空的追夢人。
其實后來我們都明白了,名牌大學和普通大學的差別就是有沒有一個好的氛圍,名牌大學的校園里大多數學生背著書包去上課,而普通大學里,大多數學生則手里拿兩本書去上課;名牌大學的圖書館學生始終絡繹不絕,而普通大學的圖書館學生則偶爾才有那么兩三個。有目標的人,是名牌大學里面的大多數,普通大學里的極少數。只要有夢,其實到哪都一樣。只不過名牌是軟臥,普通大學是硬座而已。
最后,以諸葛亮的《誡子書》結尾,與諸君共勉,人生路上莫孤單: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簡以養德;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志遠。
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
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怠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
年與時馳,意與歲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文/央子)
作者:央子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