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是裹著三寸金蓮從陳家嫁到我們姜家的。母親有姓無名,在我的檔案里,母親姓名一欄一直填的是姜陳氏。
母親一輩子沒進過學堂,用老家調侃的話說“扁擔橫面前不知是一字”。雖然如此我從來都不說我的母親沒有文化,我只說我的母親不識字,因為母親除了用她一輩子的辛勞把我們兄弟姐妹養大,還用她自己的通俗哲學把我們教育成人。
母親的哲學很簡單,從她的只言片語中去領會就成。
小時候,當我們說南瓜不好吃,冬瓜不好吃,胡蘿卜不好吃,酸漿稀飯不好吃的時候,母親自然會懟我們:“肚子餓了好吃”。那時候全國人民都勒緊了褲帶,能有南瓜、冬瓜、胡蘿卜和酸漿稀飯充饑已經不錯了,母親由不得我們說好吃不好吃。但是說真的,天天吃這些真的是難以下咽?,F在想想當年母親懟我們“肚子餓了好吃”也實屬無奈。然而,“肚子餓了好吃”這話永遠是理,尤其是在當下。當下經濟繁榮,物產豐富,餐桌上雞魚肉蛋應有盡有。雖然如此,我們過來人永遠都不會忘記饑寒交迫度日如年的艱難歲月,十分知足??墒乾F在的孩兒們則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吃啥啥不好吃。每當此時,老母親的“肚子餓了好吃”就會在耳邊回響,自然也成為我教育下一代乃至下下代的至理名言。
小時候,當我們喝完一碗粥把空碗舉過頭頂遞給站在灶臺邊上吃飯的母親要求添加時,母親邊接碗邊會說:“鍋里有碗里有”。言下之意有二:一是鍋里有碗里就會有,二是鍋里有碗里才會有?!板伬镉型肜镉小保赣H的無私愛意滋養著我們,母親的教導要求也始終激勵著我們,什么時候都要有大局意識,不管干啥都要有所作為。行醫做個良醫,參軍當個好兵,就是務農也得做個本本分分的好農民。
小時候,當母親帶著我們站在田頭面對一片麥田準備開鐮而看到我們畏難的眼神時,母親便會說“眼是孬蛋手是好漢”。說罷母親向手心唾口唾沫,握緊鐮刀,低頭彎腰,金黃的麥子一把把應聲倒下。我們也就學著母親的樣,埋頭干活,半天下來一大片麥子收割完畢,汗水早已濕透了我們的衣衫,只見一顆水泡留在手掌,見證我是好漢?!把凼秦笆质呛脻h”,多么簡單通俗樸素的語言,是母親告訴我們這樣的道理:任何時候都不要被困難嚇倒,腳踏實地,埋頭苦干,終會到達勝利彼岸。
這些充滿哲理的話語談不上都是母親的原創,但卻像嬰兒時母親一口口喂到我們嘴里的食物一樣,滋養著我們。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