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應麟·宋代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習相遠。
茍不教,性乃遷。
教之道,貴以專。
子不學,非所宜。
幼不學,老何為。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學,不知義。
譯文及注釋
譯文
人出生之初,稟性本身都是善良的。
天性也都相差不多,只是后天所處的環(huán)境不同和所受教育不同,彼此的習性才形成了巨大的差別。
如果從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會發(fā)生改變。
為了使人不變壞,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專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小孩子不肯好好學習,是很不應該的。
人小的時候不好好學習,到老的時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無知識,那么到老的時候都很難有所作為的。
玉不打磨雕刻,不會成為精美的器物。
人若是不學習,就不懂得禮儀,不能成才。
注釋
初:開始,開頭。
性:性格,
版權聲明:本文發(fā)布于等風也等你 內容均來源于互聯(lián)網(wǎng) 如有侵權聯(lián)系刪除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