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旗下講話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的講話主題是:立青云志,走勤奮路,讀有用書!
古人有言: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長百歲。意思是只要有志向,成就將不可限量,志向不在乎年紀的大小。我的理解是,遠大的志向,要從小就培養;心中沒有志向,到老也是白活。
唐朝宰相張九齡曾發出:“宿昔青云志,蹉跎白髮年”的感慨;詩人李賀也寫下“少年心事當拏云,誰念幽寒坐嗚呃?”的感嘆。因而,立志需趁早,志向應宏大,人生才能有大作為。
戰國末期,甘羅人小志高,出使趙國,十二歲被秦國拜相;放牛娃朱元璋立志爭天下,后來建立大明朝;唐玄奘立志西向取經,百折志不改,終成正果;1910年17歲的毛澤東立下“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的人生志向,遂成為大國領袖;周恩來12歲就發出“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的崇高志向,位及總理完成為國為民,鞠躬盡瘁的宏愿……
以上是一些耳熟能詳的勵志故事,然而,單有立志還不行,這里沒有一個是只要發下宏愿就能達成的事例,這些名人偉人莫不是經過勤奮努力、刻苦用功才到達成功的彼岸的。
如果說立志是成長之芽,那么勤奮則是澆灌之水;如果說立志是初燃之火,那么勤奮則是扇動之風;如果說立志是愿望之樓宇,那么勤奮則是成功之階梯!
高爾基曾經說過:人的天賦就像火花,它既可以熄滅,也可以燃燒,而迫使它燃成熊熊大火的方法只有一個,就是勤奮。自古以來,多少中外學者,因為勤奮學習而成才,并留下許多千古佳話。因為勤奮,安徒生從一個鞋匠的兒子成為童話大王;因為勤奮,巴爾扎克給人類留下了寶貴的文學遺產《人間喜劇》;因為勤奮,愛迪生有一千多種偉大的科學發明;因為勤奮,愛因斯坦得以創立震驚世界的相對論;因為勤奮,中國古人才給我們留下懸梁刺股、鑿壁偷光、韋編三絕等成語的千古美談。
那么立了志,用了功,是不是一定就能夠成功呢?答案當然是不必然,還需要讀有用書!也就是,當我們懷著遠大抱負,勤奮努力的時候,還需要有益幫助,這個有益的幫助,對我們中學生來講,就是多讀有用書。
俗話說得好:不說無情話,常讀有用書!讀書如交友,要有所選擇,多讀好書、圣賢書、有用的書。
還有人說:“一本好書,可以影響人的一生”,所以要選擇適合自己的,對自己有益的書進行閱讀。
現當代著名教育家朱光潛先生曾有一篇文章,文中說讀書要選得精,倘若不加選擇,盲目閱讀會讓讀書這一好習慣變成壞習慣。
屈原躲山洞偷讀《詩經》三年,熟讀《詩經》305篇,成為一位偉大詩人;孫臏熟讀《孫子兵法》,成就齊國霸業;司馬遷通讀《左傳》、《尚書》而著不朽名著《史記》。這些名人名家的成就與他們的志向、勤奮相攜而來,當然也與他們選擇的好書密不可分。
不讀有用書,即使再勤奮,也只能碌碌無為;不讀有用書,即使再聰明,也只能誤入歧途;不讀有用書,即使志向再高遠,也只能好高騖遠。
要讀有用書,因為我們時間有限;要讀有用書,因為有用書開卷有益;要讀有用書,才能做有用人!
同學們,讓我們大膽地把志向立起來,心無旁騖地勤奮起來,聚精會神地把好書讀起來,這樣我們就會達到成功的彼岸,這樣才不會辜負我們大好的青春年華,這樣才會當我們回首往事時,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過去的碌碌無為而羞恥。
同學們,立青云志,走勤奮路,讀有用書吧,最后讓我們都成為一個成功的人,一個有用的人!
(文/凡凡)
作者:凡凡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