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街的變遷
前幾天,我和幾位摯友相約在樟潭古渡囗飯店小聚,飯店就座落在樟潭古街渡口江邊上。
傍晚時分,我們來到江邊飯店,望著這既熟悉又陌生的古街.古渡口遺址,心里有種莫名的酸楚。
江邊的古樟樹,古屋,和飽經滄桑的路面石板,似乎在向人們訴說當年古街和渡口的存在。雖然這一切和我記憶中的印象很難聯系起來,但還是有種故地重游的親切感。
飯店不大依江而建,坐在室外平臺放眼望去,江面景色十分優美,此段江面寬闊,江水清澈,江面上倒映著曰落的晚霞,一群白鷺從江面上飛過,真是美極了。能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約上幾位摯友,悠閑地坐在此處小酌,顯得非常輕松愜意。酒過三巡,略有幾分醉意,江上微風徐徐吹來,清心涼爽,此刻詩意油然而生,忍不住真想寫上幾句,若是當年詩仙李白身臨此處,定會作出幾首膾炙人口流傳百世的詩句來。
當年的樟潭古街 ,渡口熱鬧繁華,渡口就在街中心,以渡口劃分上埠頭,中埠頭和下埠頭,江邊百年古樟樹蒼勁地依江而立,傳說明太祖朱元彰還在樹洞里藏身躲過敵兵的追殺。
昔日的古街,商賈云集,熱鬧非凡。沿街店鋪有賣農副產品的,生活用品的,茶館小吃,農家自種蔬菜小攤等等。街上人來人往,熙熙攘攘。北鄉和鄰村的農民朋友進城,購物,趕集都會從渡口擺渡過來,以前交通沒現在方便,進城要從江對岸擺渡過來,再到樟潭火車站搭乘火車進城,或坐機帆船進城。當年我舅舅就下放在樟潭鄰村,每當放暑假時,我就會到水亭門外船埠頭搭乘機帆船去鄉下玩,途中要經過樟潭渡口停靠,因此,我對此渡口非常熟悉,并且,有著割舍不去的情結。
而今昔日繁華的古街,古渡口巳不見蹤影,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渡口已失去了原來的作用,巳不適應現代人的生活需求,取而代之是寬敞的大橋和瀝青柏油馬路。當年的輪渡早已淡出人們的視線,從記憶中悄悄地消失了。江邊那幾棵百年古樟還是當年的模樣,蒼勁依然,江上的碧波和徐徐吹來的微風,還是那么的熟悉。雖然,江上那機帆船的"實實"聲,揚帆的船只,從山里飄流下來的木排都已離我們遠去,但這一切情景,在我記憶中仍歷歷在目,猶如昨天之事,揮之不去。
眼下區政府正在著手籌劃,以古渡口為中心,依江而建恢復原樟潭古街。以古街為基礎,再加以提升,要不了多久時間,一條帶有地方特色和傳統文化街將撥地而起,呈現在我們面前。試想著到那時約上三五個好友或家人,在街上悠閑地漫步,觀賞江景,吹吹江上的微風,品嘗著有樟潭特色的地方小吃,那該是多么愉快、多么愜意的事啊!
(文/詩路花雨andsix)
作者:詩路花雨andsix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