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一米陽光,照亮一個世界
引一米陽光,照亮一個世界。
—題記
雨已經連續下了一周,它總是準時地降臨,可我們并不歡迎它了。因為它的甘露下得夠多啦,再下就會損壞農作物啦。從烏云暴雨中引一米陽光,你就會看到周圍的事物是那么的美好。撥開烏云,那一米的陽光灑落大地,這個世界也變得明亮啦。
太陽撥開烏云投下那一米的陽光,讓久受雨水“洗禮”的萬物充滿了生機,田野更是一派綠意濃濃的景象。植物是這樣積極爭取那一米陽光,人當然也要積極爭取啦,只有引一米陽光才能走得更遠,闖得更好。
人生如同航船,無懼風浪,游得越遠,離成功的彼岸也就越近。
人生如同登山,無懼艱苦,爬得越高,看到的風景也更加美好。
人生如同播種,無懼烈日,種得越勤,收獲的果實也就更碩大。
人需要思考,思想覺悟越高,思想境界越高深,他領悟的道理也就更多。凡是那些站得高看得遠的人,可以最先受到那一米陽光的青睞。他們無一不是才華橫溢,有所成就的。
張愛玲說:“生活如同一件華美的袍,里面爬滿了虱子。”這是她對生活本質的真切感受。
冰心說:“愛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路的兩旁,隨時播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點綴得香花彌漫,使穿枝拂葉的人,踏著荊棘,不覺得痛苦。”這是她對生命傳播愛的種子。
面對生活,毛澤東是“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的豪放;李白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自信豪邁;杜甫是“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的感嘆;而蘇軾是“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的豁達。
這些有著滿腹才情,撥開云霧,直抵青天的不凡之人,他們站在生命的頂峰,也站在精神世界的頂峰,用自己睿智的雙眼,俯瞰大地,領悟人生,照亮世人的世界。
只有睿智的人站在最高層,才能率先撥開云霧,引一米陽光,照亮一個世界。但那些身在高層的人是孤獨的,因為他們的偉大與不凡是世人所無法理解的。“舉世皆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這也是一種悲哀。
縱然是身處江湖之遠,陸游依舊憂國憂民,“位卑未敢忘憂國”;縱然是請纓無路,屢遭貶黜,他依然堅信“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縱然是僵臥孤村,他依舊心系天下,“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縱然是臨終之際,他依然念念不忘,“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正因為他們太優秀啦,胸懷天下,才會生出點點憂愁。于是他們退居之后,他們選擇舉杯邀明月,與江風共舞,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這是何等的逍遙自在啊!
高處雖不勝寒,可怎能勝得一腔熱情呢?心中有陽光,何懼風雨!即便艱苦重重,他們仍然爭取為后人多留一些珍寶。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這又是一種何等寶貴的文化貢獻呢?
攀登那與天相齊的高山,撥開那濃濃的云霧,引一米陽光,照亮了自己,也照亮了一個世界。
(文/飛飛)
作者:飛飛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