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土寨組的老曹是2015年村上認定的貧困戶,貧困的原因是,除了家庭絕對困難外,一到汛天,其僅有的兩間土房漏雨得厲害,加上房山豁為滑坡體,安全居住倒成了大問題。
去年9月份,一場子連陰雨,導致老曹的房子主體傾倒,住不成了。后經村上協調,暫住鄰家一舊房子里。
現年64歲的老曹一生命運不濟,年輕時候,因家里光景不好,娶了鄰村一寡婦,帶了個孩子,想著把日子過前去,沒成想結婚不到半年媳婦患病死去,此后也沒有續弦。老曹含辛茹苦把養子拉扯大,眼看孩子都奔三的年齡了,還沒有像樣的房子,說不起媳婦,干著急。板巖鎮和安門口村兩級干部專門到老曹家走訪確認,周圍鄰居都說老曹一生老實本分,心眼好,就是家境不好。經村組評議,確定為貧困戶后的老曹,生性倔強,硬是不肯住進鎮上易地搬遷免費安置點,原因是自己年紀大了,上樓不方便不說,有個頭疼腦熱,周圍還沒個親戚照應。
說實在的,我知道這不是主要原因。
按照當地政策,要是本人執意不肯去安置點,就在原樁基上修建人均30平米不到的房子,村上專門邀請鎮上國土干部新勘量了面積、確定了四址、劃了線,本想讓他知道兩間房孩子結了婚沒發住,知難而退。然兒固執的老曹還是聽不進去。工作隊的同事多次去看他,他最終說出了真實的想法:其實還是孩子的婚事,他說給我弄個50來平米的房子,以后孩子結了婚還是不方便,說來說去都想在路邊換地建房。老曹還透露,如果建房,他還可以讓自家三個兄弟支持下。令大家沒想到的是,村干部打探老曹三個兄弟時,三個竟不謀而合,覺得他們父母過世早,在大哥的關照下,兄弟幾個相繼長大成人,有的在西安有一些成績,想盡可能湊錢幫大哥把房子修起來。三個兄弟主動給村上說,他們先按2萬元拿,加上兩個姊妹,10萬元算是啟動資金。
說好就干。按照易地搬遷政策要求,房子修好住進去,要在半年內驗收。先前一段時間,老曹一直焦慮,恐怕自己房子建不起來,沒成想姊妹五個有錢的出錢,沒錢的出力,加上幾個弟媳也算不錯,也都輪換回來幫工地做飯。讓我們欣慰的是,在關鍵時候老曹這一大家子能擰成一股繩,真是應驗了“齊心協力、其利斷金”的真正內涵。
去年11月開始,老曹的三個兄弟按照分工,四處張羅著尋匠人、買磚拉料,一個月房子樁基出好并砌成,主體不到四個月就封頂了。到今年6月,就已經簡單住進去了,盡管里面還沒有安裝門,但從鄰家借住的房子搬出來,住自家里,老曹心里踏實極了。老曹的兒子給我說,房子粉刷好了他就出門,掙點錢把家里簡單收拾下。看著兒子如此懂事,老曹飽經風霜的臉上,藏不住內心的喜悅。
思想決定行動。在精準脫貧的攻堅時期,我們除了給群眾宣傳且落實一些用得上的政策外,其實更多的還是從他們思想深處挖掘致貧的根源,通過扶志促智,有力扭轉當下農村貧困滯后的被動局面,激發出越來越多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爭取實現真脫貧、脫真貧,才是我們堅持的初心和使命。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