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南安人,之前多年來我卻從未爬上過南安市區周邊唯一的高山——南山的頂峰,也從沒有親眼看過整個南安市區的全景,這不得不說是一份遺憾。
十年前,我曾與筆友爬過南山,那時南山的道路還全部是土質的羊腸小道。兩年前,我與文友又爬了一次南山,土路已然不見,全部是水泥與石板路徑。但因為我聽說南山上沒有任何歷史古跡,于是卻步。這兩次都只是爬上了南山三分之一的路途,就返回了。
這一天,我忽然心血來潮,思來想去就決定真正去爬一次南山。趁著這秋季的天氣不會悶熱,中午又是人少時分,比較能夠融入自然,于是在十三點多時,我開始向南山的頂峰攀登。
還在山腳下,卻仿佛走入了一個又一個山谷。一開始,經過一些種著蔬菜的田地,感覺我仿佛走在鄉間小道,有份親切,顯得溫馨,卻與公園及景區給人的知覺格格不入。一路上走走停停,南安市區整體的形態,像帷幕一般越來越被我的步伐拉開,越來越讓我看得全面。山上的風很大,帶著涼快的氣息,將我包圍。樹林下顯得清幽,坐在樹下的石椅上聽風,風兒起落來回,時來時去,像調皮的孩童,似乎與我在捉著迷藏。山中的鐵芒葚顯得十分茂盛,野花叢生,鳥兒鳴唱,顯現生態之好。
山頂有一座眺望樓,七層高,其上是觀看南安市區全景之最佳地。遠山色澤柔和,呈青黛色,有著水墨畫般的朦朧,也給人絲綢一樣柔滑之感。之前,我從未登頂過南山,這一次首次登頂,也是我第一次親眼觀看南安市區全景。感覺家鄉的經濟越來越是繁華,園林綠化面越來越廣。土地不斷被開發,河流皆是美麗的風景,人們物質生活水平提高了,貧瘠的蒼白不再,多出了許多華麗與貴氣。而這南山,哪怕沒有古跡,卻很亮眼,且有著一份清新。在山頂時,我想到:大山本身有著許多內涵,當我們不在乎它外在的修飾時,它的沉著與淳樸氣息,會不斷散發,越來越明顯,表現濃烈,流露最是從容與自然!
上山時,在山腰處我途經一座休息亭,亭中有一位老人赤著腳,獨自一人在聆聽收放機里的“南音”。南音的婉約與韻律因此得以在山中流淌,這可是民俗與自然的融合!不由使我想起了古箏“高山流水”,在室內在劇場與在大川江海傾聽,給予人不同的感覺,后者別有風趣,有著一份超然。作為“福建登山”的一處項目所在地,海拔僅有321米的南山有著上千個石階。臺階寬敞,直上直下的路段,一路白石挺拔。坡段較平緩的地方,鵝卵石與白石相間。下山時,我也一路赤腳行走,感覺比穿著涼鞋自在許多,且能活血通脈。下山時,登山的人流漸漸多了起來,這時我感知,我將再一次走入塵世,離繁華的距離將越來越近。
我在上下山過程用了兩個小時,不僅鍛煉了身體,還得到了一份良好輕快的心情以及內心對美景的收獲。曾經以為看多了九日山等古跡的古韻,一直不覺得南山有值得我欣賞的地方。然而,當我真正的與南山相擁之后,驀然我才發現,其實優美的景致一直都在許多地方停留,只是我經常將它們忽視。因為各種各樣個人的偏見,而錯過了許多美好的擁有!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