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花之香,可令唇齒生津眉眼含黛,讓一個人忽然間有了遠方的觸感。
那似乎是媽媽的味道。童年時媽媽烙下的槐花餅,芬芳了童年,也濡染了一生。當那些細細碎碎的槐花攤入柔柔軟軟的白面之中,帶點嫣紅,沾點淡黃,再烹上幾滴熱油,輕拍慢翻幾下,讓谷物的香氣與花瓣的味道彼此融合默契,一張小小的餅竟成了一件不可復制的藝術品。槐花餅放入嘴里,舍不得用力咬,要細細品嘗慢慢回味,要把這人間美好化入骨中,融在血里。
少年時,門前有一棵大槐樹。姥姥常說“門前一棵槐,不是進寶就是招財”,于是我們在槐樹下乘涼聊天要正襟危坐輕聲細語,采摘槐花時要輕揉慢捻讓花與枝緩緩分離,甚至呼吸槐香時也要一吞一吐悠長靜謐,怕驚了這槐葉被微風吹拂的輕舞,怕擾了這槐花被天地顧惜的馥郁。
槐與懷諧音,宋末名儒吳澄曾說“槐之言懷也,懷來人于此也”。可見,槐花飄時,心中動了懷想思憶的念頭已是由來已久了。槐在中國人身邊陪伴了幾千年,自然也凝結出了一種文化,雖然不似圖騰般神圣高遠,卻也如醇酒般親切溫暖。
槐香,懷鄉,故鄉的味道與槐花的香是如此相似,同根而生,同聲而言,槐香長存腦海,美好長駐心中。
版權聲明:本文發布于等風也等你 內容均來源于互聯網 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