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柔柔的春雨,喚醒了沉睡的大地,滋潤了千年長安。鴻雁肅肅北歸、柳條微微返青、小草悄悄探頭,我的心也被這場春雨潤酥了!
路過安遠門立交,路兩旁的綠化帶內,星星點點的迎春花亮了行人的眼。我幾乎天天從此路過,下穿通過頭頂的隴海鐵路線,繞明城墻安遠門環島,沿城墻順城巷東行。元宵節的花燈依然璀璨,安遠門城樓上玄武燈柱挑著的串串紅燈依舊耀眼,原本灰褐色的迎春花枝條漸漸透出綠意。廣播里傳出《西安人的歌》:“看夕陽西下,就坐在護城河,懷里再抱上一本賈平凹的小說。西安人的城墻下是西安人的火車,西安人不管到哪都不能不吃泡饃……”城墻下的火車,是西安一景;安遠門立交的迎春花,是北門外第一景,也可稱古城第一春,總是第一時間給人們報告春天的消息。
每日清晨,送女上學。頭頂隴海線時有列車呼嘯而過,古樸雄偉的安遠門靜靜佇立,幽深的順城巷槐影斑駁。在明城墻北城墻根腳下,有一所歷史悠久的中學。坐在教室里,能望見明城墻;站在城墻上,能看見校園內的莘莘學子。女兒就讀于此校,所以,每日清晨,我都要來一次明城墻一日游。
一個細雨的清晨,空氣中還有寒意,我和女兒穿行安遠門立交。女兒突然驚呼:“媽媽,迎春花開了!”那灰褐色枝條中難掩的一朵金黃,凌寒沐雨地綻開了芳顏,在路燈的映襯下,是那樣的嬌羞明媚!
是被春雨喚醒了吧,迎春花伸展伸展腰肢、舒緩舒緩纖臂,迎著春風輕搖微晃,積攢了一冬的氣息正在呼吸吐納。用力頂出一個花苞,一個、兩個,一星兒;用勁綻開一朵嬌黃,一朵、兩朵,一串兒,直到路兩旁變成了金腰帶。正如宋詞《清平樂·迎春花》所云:“纖嬌小,也解爭春早。占得中央顏色好,妝點枝枝新巧。 東皇初到江城,殷勤先去迎春。乞與黃金腰帶,壓持紅紫紛紛。”
是啊,迎春花開了!看著那朵嬌嫩的小花,再看看身旁同樣嬌嫩的女兒,我的心慢慢明媚。女兒的學習,一直讓我牽心,不急不緩,不慌不忙的學習態度,導致學習成績逐步下滑。“迎春花開了,春天來了,你們也開始了新學期的學習。一日之計在于晨,一年之計在于春。媽媽希望你能像這迎春花一樣,在早春的寒意里,敢為人先,搶春爭春,學習能有新起色。”
女兒看著迎春花,聽著我的話,默默地點著頭。不知我的話對女兒能起多大作用,只知此后,迎春花越開越密,女兒學習越發用心。“覆闌纖弱綠條長,帶雪沖寒折嫩黃。” 心愿迎春不負春光;“迎得春來非自足,百花千卉共芬芳。”唯愿少年不負光陰!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