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喜歡秋天。春略顯喧鬧,夏畢竟燥熱,冬未免單調(diào)。唯有秋天,外表絢麗,內(nèi)涵豐富。要靜有靜,要動有動。詩意十足,百看不厭。
最喜歡晚秋。一切塵埃落定,答案浮出水面。你去看,果實該熟則熟,該摘則摘。葉子該黃則黃,該落則落。寂靜的莊稼地里,雖不是五彩繽紛,但近有荒草,中有麥田,遠有繁木,十分耐看。
最喜歡秋日午后。陽光溫暖,小風溫柔,拋卻一切雜事,安然坐于木椅之上,眼前是恬靜畫卷:銀杏樹腰身細而直,似少女,如嬋娟。舞姿曼妙的小扇子們,商量好了似的,要綠都綠,要黃都黃,在風里搖晃,或歌唱,或發(fā)呆,或凝望,令人油然而生無限遐想;柳樹長發(fā)及地,絲絲縷縷,嫵媚嫻靜,態(tài)度從容。她不叫所有人讀懂,惟有讀懂的人才察覺得到綠葉微微發(fā)黃,黃葉搖搖欲飛。那是一棵老樹的秋日心情;草坡上稀疏單薄的綠,絕不是什么最后的倔強,亦不是妥協(xié)、退讓,而是坦然著靜默著安詳著安享著,忙自己的,閑自己的,醒自己的,醉自己的。
似乎只有老人和小孩,或者家庭主婦有這樣的幸運。她們在秋日午后,推著嬰兒車來到公園,來到畫卷里,走走停停,說說笑笑。你要是看見,聽見,不自覺地會嘴角上揚。時間是如此緩慢,咔,咔,咔……咔,咔,咔……似乎很久了,她們還沒走出你的目光。
可別忽略了頭頂上那片天。淺藍色,沒有云,一朵也沒有,一絲也沒有,干凈著。讓人禁不住想在上面寫大字,寫詩,寫情書,給遠方的好久不見的人看。
坐夠了,想夠了,站起來走走。走小徑,專踩落葉,嘎吱嘎吱響,不成調(diào),不是曲,聽起來偏叫人心生歡喜。黃的,紅的,半黃半紅的,紫的,綠的,半紫半綠的,軟軟一地秋,一地相思和嬌羞。走著,想著,品著,悟著。這秋日的午后,悠閑自在,怡然自得,陡然而生一種錯覺——莫不是到達了王維“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的人生境界?
無論如何,最喜歡漫步在秋日的懷抱里,看長長的影子,那是濃濃的另一個自己。
秋,如詩如畫。你是愿意做畫里的風景呢?還是做畫外的欣賞者?你是愿意寫一首詩呢?還是徜徉在秋風里讀一首詩?“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讀唐朝詩人劉禹錫的《秋詞》,頓覺神清氣爽,視野開闊,我想我也可以拱手作揖,微笑著說:嘿,在下也是獨愛秋天的!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