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賜甘露輕洗塵,最愛湖堤柳色新。世間萬物皆競秀,莫怪詩家總戀春。"每到春天都要寫下類似這樣的詩句。很喜歡看柳樹的姿態,尤其是春天的柳樹,讓人心頭總會萌生出些許的詩情畫意。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艷影,在我的心頭蕩漾。"是徐志摩《再別康橋》里的柳,最初喚醒我對柳樹的懵懂;"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是李白《春夜洛城聞笛》里的柳讓我懂得古人折柳相贈;"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是高鼎《村居》里的柳,讓我感覺童年里的柳也很有詩意。在古典詩詞里有關柳樹的詩句可謂洋洋大觀,數不勝數。與其說喜歡柳樹的樣子,不如說更喜歡柳樹的詩情畫意。
在我所居住的小城有一公園叫東風公園,以柳樹的別致和詩意而聞名。每年一到"乍暖還寒時候",東風公園的柳樹便成了許多人惦念的一處風景。常常聽人這樣問起:"東風公園的柳樹冒出嫩芽了嗎?""東風公園的柳樹綠了嗎?"早春二月,當別的植物還在冬眠的狀態中懶懶地沉睡時,性急的柳樹就已經"報"出碧綠的嫩芽了。杜甫有詩云:"侵陵雪色還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條。"而比柳樹更性急的是那些游園的人們,仿佛他們不到東風公園親眼看到柳樹的嫩芽就感覺不到春天的來臨,游園的人們其實和我一樣是盼春心切,而柳樹是寒冬過后給這個世界最先抹上新綠的畫工,于是到東風公園看柳便成了許多人感受春天的好去處。
這個公園的柳樹不僅種植數量多,而且大多又臨湖而"居",站在中間的湖心亭上向四周望去,長長的柳絲輕拂湖面,確實很美。風和日麗,靜靜的湖面如一面鏡子,陽光下的柳樹則像正在對鏡梳洗打扮的待嫁新娘,端莊嫻靜。春和景明,詩意的柳樹總能賜給我寫柳賦詩的靈感:"堤上新柳試春裝,最愛淺綠與鵝黃。暖風拂面湖為鏡,誰家碧玉已成妝。""郊外湖堤覓早春,最愛初萌半未勻。且看風吹腰枝軟,更待雨潤柳芽新。"
記得有一次,去東風公園看柳正趕上天空飄起絲絲細雨,可謂"春雨如酒柳如煙".我們在湖心亭里避雨,忽然發現雨中的柳樹更是別有一番風韻,好像一群長發女孩正在漂洗自己柔美的秀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