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去經年,沒有體會過庭院深深深幾許的人們奉為經典的鏘然,只是在夜闌下,獨自處將曲折嬌羞的心投入這樣的一抹明月。
影影綽綽,飄飄忽忽,在還要路燈映襯的月光下,在深夜青黛色的山峰掩簾下。月亮露出來不可明狀的形狀!為什么會這樣形容?但我知道這是不準確的——月也有自己的匆匆變幻。但給我印象最深,也是最喜的是當年那抹明月。
你看,這云有時候真的是好東西,有時候則不然。我很是享受:那一絲絲黑云有時候圍在月亮身邊,只給人們映襯出月亮的天生含情眼;也是一縷縷黑云緩去,一覽無余地展示月亮該有的魄力。可當我真正注視了這樣的變幻時,我發現曾經的漫不經心多么可笑,這樣的黑云也許在天地,宇宙間不算什么,但這樣的變幻我們每個人不都有過嗎?曾經很喜歡羞澀與靚麗等奇奇怪怪或莫名其妙的自己,就像黑云遙這樣的那抹明月……
萬籟俱寂。萬念俱灰。
又是周而復始的黑夜,不知描摹了多少次這樣的景觀。這時月又總是出來了,那么悄然——讓人有些驚愕:自己從來沒有注意過,可需要它時又及時出現!我愛的那抹明月既無疏影,也無綽約,但只有純凈無暇的靜穆。在外人眼中,冷月與黑得寂靜的畫面太頹唐了——那畫只有堆砌與拼接。是的我也不知道怎么落筆才對,但眼睛一閉,指尖拂過冰涼的石凳,在腦海中感受這樣冷溶溶的月色,淡得空虛的月光。這樣的黑夜竟然映襯不住它駭人的白!我想象著它是否就是我的一抹投影?我盡量地想象那月是否就是粉白的粉頸?
我經常在落寞下感受月亮,靜謐聆聽月的私語:那個屬于簡單,單調的黃白色,仿佛只要一滴就可以展示地淋漓盡致的月!但是他在我眼里,它的光芒像一尺一尺薄薄唯一通往瓊瑤仙境的橋?我的魂魄不去,究竟是這樣一抹的月色濾清了我心的渾濁嗎?可它只是漂泊的朦朧啊!那是,我把它藏匿在心底里,小心翼翼地用它臨望遠方。
是青山里的水東流,遮不住的熙熙歡樂,反反復復,就這樣的自以為不會厭倦的奔流著。月華如水……
天真的人總會讓自己喜愛的東西付給“終止”的宿命,曾經純凈的月色啊,為我準備的月亮啊。什么時候玷污了——悄然的玷污!是我讓太多的悲涼與哀婉一齊向它涌來。我終于明白,純凈不是不朽的,它只是一時的展望未來……月滿則虧,它承載不住那么多心虛與膽怯,當你又開始在月夜的一隅下寄托時,可你發現你疲倦了。是啊很高很淺的月亮總是翹在黑夜里,但它不可能是你永久的精神超然。
人總是悵惘彩云易散,琉璃易碎,我們也不可能定格住它們稍縱即逝的永恒。并且人們總是想把美好與純凈留在心底,但歲月不允許。它只讓你在褶皺的人生里想起溫暖,這樣的溫暖總有黑黝黝的剪影的外表,等待你去剝開。而當你剝開后,你一定會有一種不言而喻的濡濕!所以那些美好只有自己去挖掘——一時的做不了一世!
當年的明月啊!當年的純凈明月……
最是當年的那抹明月——心的留白!最是當年明月給我的隱落真諦!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