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版圖上尋找高家堡,無異于大海撈針。這個名字實在是太普通了,就像黃土高原上那一個個頭扎羊肚巾、身著羊皮襖、腳穿千層底布鞋的陜北老鄉,遇到第一個,你很驚奇,后來就見多不怪了。
然而,一部讓國人潸然淚下的電視劇讓這個不起眼的小鎮從幕后走到了前臺。我的目光也被裹挾著聚焦到高家堡古鎮——《平凡的世界》的拍攝取景地。
在陜北高原冬日,風很凜冽。視野中的天空遼闊而又蔚藍,土地渾黃而又干旱。腦海里不由想起路遙在這部皇皇巨著中“一九七五年二三月間,一個平平常常的日子,細蒙蒙的雨絲夾著一星半點的雪花,正紛紛淋淋地向大地飄灑著”的開頭。
高家堡,位于神木縣城西南50公里處,西臨榆林,南通佳縣,東與興縣隔山相望,禿尾河與永利河在這里交匯。四通八達的交通,山環水繞的神韻,使它在陜北三十六營堡中一枝獨秀,歷史上曾經商賈云集,兵家必爭,盛極一時。
高家堡古城呈長方形,東西400余米,南北300余米,南城門巍然聳立,蔚為壯觀。城墻上部建有女墻,中間有垛口、t望洞,邊塞御寇的特點凸顯無遺。從城門上俯瞰城內,街道以城中心的中興樓為軸心,向東西輻射為東西街,向南北輻射為南街與北巷。街巷兩旁隨行就市,手工藝品讓人目不暇接,黑愣愣、油饃饃等陜北小吃飄著炊香,不知不覺就到了中興樓。
中興樓以十字洞分街,二層重檐十字歇山頂回廊翹角樓閣,是高家堡的標志性建筑。
它南伸兩翼,圈窯舉閣,石階勾連。樓的四面分別鑲嵌石額,東書“中興樓”、南書“鎮中央”、西書“幽陵瞻”、北書“半接天”,筆力遒勁。
從中興樓向西大街望去,游客熙熙攘攘,電視劇拍攝時大多在此取景。經過修舊如舊,西大街在原有建筑的基礎上稍加修飾,搖身一變成為劇中的“原西縣民政局”“原西縣貿易經理車隊”“原西縣供銷社”“東風照相館”“青春理發店”……置身其間,穿越時空,恍若隔世。最大的一座院落大門旁懸掛著“陜西省原西縣革命委員會”的牌子,走進去一瞧,其實是現今的高家堡鎮文化站辦公場所。
在“國營飯店”的對面,修建了一個小廣場,廣場的東側一字排開新建了七孔磚箍窯洞,是專門為拍室內戲筑造的。窯洞內陳列著孫少平當年的破衣爛衫、背的書包,孫少安騎的破自行車、拉磚的架子車等,林林總總,都是拍攝時所用的物品。目睹這些道具,心靈再次被黃土高原的蒼涼與厚重所震撼,再次被這塊土地上生活著的人們的堅韌與頑強所感奮,再次想起羅曼·羅蘭的那句名言:生活中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在認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熱愛生活。
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高家堡,實在是高!就像扭著一曲質樸而又高放的秧歌,就像吼著一嗓子粗獷而又高遠的信天游……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