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縣河延伸這段鵝卵石鋪就的林蔭小道,對于我是再熟悉不過的了。上下班由這里經過,每天腳步丈量,沿途一草一木盡收眼底。五月,石榴花火紅鮮艷,八月丹桂飄香,由春季直綠到嚴冬的一叢修竹,有隨風搖曳的柳枝,還有初夏蛙聲,深秋蟬鳴,聒噪的麻雀,打盹的白鷺……
靠近橋頭的幾棵樹,擱在往年,早已滿枝芬芳花開怒放了,而在庚子年這個不尋常的新春,空氣像是凝固了一樣,街巷冷漠,路斷人稀,就連生意火爆的餐館午夜繁華的夜市,靜悄悄不見一個人影兒。
可惡的瘟疫,九州大地陰霾籠罩,華夏兒女遭受折磨。
倏忽間,撂下忙碌繁雜工作,蝸居斗室成了生活狀態。平日里總期盼閑暇時光,過個不加班安逸周末都是很奢侈的想法。可有了大把時間可供支配的時候,竟然無所適從。好在有電視陪伴永遠不會孤寂,自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家里有了臺組裝黑白電視機,便與其結下不了情緣。先是弄根長竹竿順著后山梁漫坡找信號,再是巴望207、玉皇頂差轉臺工作人員打盹兒忘了關閉信號該有多好哇,免得正看到勁兒上斷了信號源。從外面回到屋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電視機。電視熒屏由初始寬的窄的道道兒上下翻滾雪花滿屏,到如今純凈高清汗孔毛發衣裳皺褶清晰可辨。電視節目由單一走向豐富,觀看節目類型再不受制于管控信號差轉臺工作人員的喜好,終結無端的憤懣。科技進步讓生活質量提升。
《讓國寶活起來》這檔電視節目讓我增長不少歷史知識,蜿蜒九曲的黃河,給予我奔騰的勇敢;睿智勤勞華夏民族,賦予我星辰的力量……
打小養成的閱讀習慣,《拍案驚奇》《東周列國故事》《警世通言》等等到后來的《福爾摩斯探案集》這些心愛讀物,不知不覺早已擱置。每年正月初頭必讀的金圣嘆批注線裝本《三國演義》,有好幾年沒再觸碰過。還有滿書柜外出逛書店乘興買回的書籍,塵封已久。蝸居閑來無事,翻箱倒柜終于找出幾年前幾個月也沒看光的法國作家大仲馬所著《基督山伯爵》,腦際時常浮現小說主人公揚善懲惡、報恩復仇故事畫面,那跌宕起伏迂回曲折情節,總讓我牽腸掛肚。
自從有了寫作愛好,常擔心瑣事繁忙撂下再撿不起來,即使沒有創作靈感也會強制自己去寫。我深知新聞寫作對文學創作的影響,但我不至于為了藝術追求而丟棄養家糊口的飯碗,只好在業余空擋里暢享藝術帶來的快樂。十多年前構思好的一部長篇小說,年年爬起來制定創作計劃。這一向雖有疫情防控宣傳工作,但較日常甚至于徹夜加班的工作來,不知要輕松多少倍。這樣的閑暇好時光在電視和睡夢伴隨下無聲地流淌,這種安逸突然間驚醒。書上雖說詩歌是悲情藝術,精神安逸肯定是惰性溫床。文學應承載作家的社會擔當,燦爛陽光下肯定有照射不到的陰影,一味地歌功頌德,往往讓人倒了胃口……
天幕低垂,呼嘯寒風裹著雨雪砸得面頰生疼,心里一陣一陣發冷。街上除了交警崗樓幾名警察執勤,絕少車輛和人影通行。我邁著匆匆腳步,不經意一撇,靠近橋頭那幾棵樹枝上鮮艷著花朵,在狂風中與雪花飛舞,搖落一片。這滿枝的花朵肯定不是今天才開放,可昨天打從這里經過,咋沒能留意她的美艷呢?!
花的美一直存在著,只是不被人們注意罷了,蕭殺環境里,才凸顯她的美來。一股清香襲來,興許是被狂風撕扯靜靜躺在地面那一抹花瓣……
最美的花朵,在這寂寥陰霾里,無言地凝聚芬芳,在同狂風搏斗中搖落,與雪花飛舞中淹沒無聲……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