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也不要躲避和掩蓋一些最質樸、最自然的人生課題,如年齡的問題。
中年是對青年的延伸,又是對青年的告別,這種告別不僅僅是一系列觀念的變異,更是一個終于自立的成熟者,對于能夠沉穩克制地處置各種問題的自信。
中年人的當家體驗是最后一次精神斷奶。你突然感覺到終于擺脫了對于父母、兄長、老師的某種依賴,而這種依賴在青年時代總是依稀存在的;對于領導和組織,似乎更貼近了,卻又顯示出自己的獨立存在,你成了社會結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點,因此你在熱鬧中品嘗了有生以來真正的孤立無援,空前的脆弱和空前的強大集于一身,于是,青年時代的多元體驗也就有了明確的定位和理智的選擇。
中年人一旦有了當家的體驗,就會明白,教書式的人生教條并不可靠。當家管著這么一個大攤子,每個角落每時每刻都在涌現著新問題,除了敏銳而又細致地體察實際情況,實事求是地解開每一個癥結之外,簡直沒有高談闊論、把玩概念的余地。這時人生變得很真實,除了隱隱幾條人生大原則之外,再也記不得更多的條令。我認為,這是一種極好的人生狀態,既有很大的發揮空間,又有很大的回旋彈性。
中年人的堅守,已從觀點上升到人格,而人格難以言表,他們變得似乎已經沒有頂在腦門上的觀點。他們知道,只要堅守自身的人格原則,很多看似對立的觀點都可以相容相依,一一轉化成合理的存在。于是,在中年人眼前,大批的對峙消解了,早年的對手找不到了,昨天的敵人也沒有太多的仇恨了,更多的是把老老少少各色人等照顧在自己身邊。請不要小看這“照顧”二字,中年人的魅力至少有一半與此相關。
中年人最可怕的是失去方寸。這比青年人的輕狂、老年人的失態有更大的危害。中年人失去方寸的主要特征是忘記自己的年齡。一會兒要別人像對待青年那樣關愛自己,一會兒又要別人像對待老人那樣尊敬自己,他永遠活在中年之外的兩端,偏偏不肯在自己的年齡里落腳。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