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來了,我們村下起了鵝毛大雪,我們試著搭載摩托車出去,可雪大路滑,沒騎多遠就摔倒了,怎么辦呢?第一書記歪頭思考片刻,抿嘴笑了:“那就走路回城嘛,你敢嗎?”我看著她笑著的臉,心中豪氣如暖流奔涌:“有啥不敢的,走哇!”
我倆踩著咯吱咯吱的雪上路了,第一書記像個頑皮的孩子,看到路邊樹枝上堆積的雪,便捏了一個雪團,朝我丟來,我猛地用手接住了,嘗了一口,冰冰涼涼的,感覺很甜很潤。
我們走啊走啊,天漸漸黑了。昏黃的天空中,正徐徐升起一輪皎潔的明月,金沙江畔的月光,如同一只嬰兒柔軟的小手,輕輕撫摸著我們的頭頂,灑下了遍地清輝,陪伴著回家的路……
我到甘孜州白玉縣駐村已經一年了,遇到了許多人,經歷了許多事,有些很細微,卻足以感動內心。一年來,我一邊感受從機關干部到駐村干部的角色變化,一邊觀察并記錄我駐村所在地的變化,用相機和筆,收獲了無數難忘瞬間。
我所在的村叫哈巴村,距鄉政府駐地12公里,離白玉縣城20公里。我、縣委宣傳部下派的一個干部、鄉政府的一個干部,我們三個女人一起組成了駐村工作隊。隨后,我們就正式進駐哈巴村,全力開展脫貧工作。
我們覺得精神脫貧非常重要。為做好精神文明建設,我們三個女人常常在一起,商量怎樣去豐富大家的精神生活。我們在想,應該把活動室好好改造一下,讓這里成為大家重要的文化活動基地。
說干就干,我們和村兩委干部開始到城里去買材料,請木匠。為了做成心中理想的活動室的模樣,我們三個女人天天在村委會跟木匠討論活動室的改造。經過半個多月,一個嶄新的,帶著藏家特有風格又不失簡潔大方的活動室重新出現在大家眼前。
記得活動室正式竣工那天,村上好多人都來了,大家歡歡喜喜,一起把以前的桌子凳子抬到活動室,整整齊齊擺放好,等到全部收拾妥當的時候,天色已晚,一輪明月高懸在我們小小的村委會,大家沐浴在月光下,吃著青稞烤餅,喝著飲料,談笑著。這樣安靜祥和的夜晚,最讓人難以忘懷,月光如水,一波一漾,這樣皎潔的月色,最容易讓人想起離愁,想念故鄉,但那晚我坐在村民們中間,如同家人團聚,心中只回蕩著由衷的幸福、恬靜與喜悅。
活動室修好了,我們利用音響設備,在活動室放上了各種電影,讓大家了解村子以外的故事。我們還組織村民在農閑的時候,一起手牽著手,圍成一個圈,跳白玉鍋莊,在那些或平緩,或激進,或歡快,或舒緩的舞蹈里,向人們訴說著這片土地上的生活環境、風俗習慣。當我和大家一起徜徉在歌的海洋,當村民們和著音樂節拍踏起整齊有力的腳步,當他們的歌聲穿透云霄,我心為之震撼,盡情享受著這份溫馨與感動。
哈巴這個小村莊,是什么時候深深打動了我,我也說不清楚。或許是我們在村上的時候,大家默默地把家里種的土豆、蘿卜,山上采的野生菌送到村委會,說怕我們沒菜吃的時候;或許是有一天村委會突然停水,不知道是誰,將滿滿一大桶水放在了村委會門口的時候;或許是我看到齊麥澤仁光著腳在活動室里,我問他為什么不穿鞋,他告訴我,才從山上下來,鞋上都是泥,怕弄臟了地板的時候;或許是康巴文化研究院的鄧老師到我們村上,了解我們三個女人駐村的故事,說是在為我們村上設計文化標識,要專門雕塑三朵花,記錄我們哈巴村三朵花奮斗的青春的時候……
駐村這一年,金沙江奔騰如駿馬之姿,矯健似大地游龍,親眼見證了我們的忠誠與擔當,我們的奉獻與付出。我們也數不清在金沙江畔,到底留下了多少匆忙的足跡,揮灑了多少青春的汗水。幸運的是,在那些經意或不經意的夜晚,總能看到江畔的那輪明月,素月分輝,明河共影,像我和哈巴村之間的那份永恒的情誼,像老百姓一雙雙長著老繭的手緊緊握著我,一雙雙含笑的眼深情地望向我,多么純潔無瑕,又心心相印。那一抹金沙江畔的月色,總讓人心頭一暖,總能給人以力量,總讓人充滿希望。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