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rce id="48mse"><pre id="48mse"></pre></source>
  • <noscript id="48mse"></noscript>
  • <source id="48mse"><tr id="48mse"></tr></source>
    <source id="48mse"><tr id="48mse"></tr></source>
    <noscript id="48mse"><object id="48mse"></object></noscript>

    等風也等你

    十月一,燃燒的是紙錢,還是落葉

    墨殤 189 ℃ 0 條
    作者: 呂游

    11月11日,夜晚騎車走在大街上,見十字路口閃著一簇簇火光。有人在燒紙錢,火很旺,足以照亮燒紙人的臉頰和地上的落葉。沿著路口走,每隔幾步就是一堆紙錢燒過的灰。遂然記起,應該是中國傳統節日“十月一”了!我指的是舊歷或者說陰歷的“寒衣節”,又稱“十月朝”、“祭祖節”、“冥陰節”,民間稱為鬼頭日,是我國傳統的祭祀節日,相傳起源于周代。燒紙的人一定來自農村,或早已經搬遷至城市,農村卻還有長輩埋在田里,不能回家祭祀,就在十字路口燒燒紙錢,以示懷念了。

    這么重要的節日,我竟然給忘了!我給遠在30公里之外的娘打電話。我只在文章里稱呼母親為“娘”,從小是喊“媽媽”的。長我一旬的人有稱呼親媽或者婆婆為“老娘”的,透出一股子淳樸和濃濃鄉情。我問娘:是不是馬上到十月一了?娘一聽電話,就明白了我的意思,在電話那頭說:明兒個是十月一,周四。今兒個我買了25塊錢的燒紙,人家還給白搭了一摞。前三前四天上墳都行啊!你忙著上班,就上你的,周五趕回來就行。要不,周六一早回來上墳也行,不要太趕落得慌。我就知道娘一直記著這個日子了。雖然嘴頭上說的好聽,心里還不知道有多埋怨我寒衣節這一天不能趕回去。在家里坐著閑聊,娘精心不精心的,就把話題扯到生死問題上,就甩出一句話:等我死了,嘛也不要你們做,埋了我,到時候別忘了在節日里給我燒上幾張紙。

    十月一是冷了。騎車走過路邊的灰堆,忽然臉上有東西輕輕掃過臉頰,“刷”的一聲,涼絲絲的感覺,雖然漆黑的夜里看不清是什么東西,但是知道是路兩邊的槐樹葉。氣溫只有十度左右,穿著羽絨服,騎車在路上,膝蓋已經嗖嗖涼了。活人如此,如果在天有靈,真的有天堂,故去之人想必更是要增加衣物的。“高處不勝寒”,天堂里也未必會供暖,不僅要添,而且要多添幾件衣服,才會覺得暖和。事實上,躺進棺槨里的人,不管死后穿多厚多好的衣服,過不了幾年,肉體和衣服肯定會腐蝕,爛掉,總還是逃不掉饑寒交迫。如果靈魂確實存在,穿行于時空,且不受時空約束,行走自如,應不該會有人間的寒冷和溫暖。擺脫了陽光的束縛,冷暖也不過是和錢財一樣的身外之物,靈魂是沒有感知的。

    我喜歡寒食節給故去的人上墳。寒食節前后,華北平原上,廣袤的田野里早已經不見了玉米、高粱的影子,只剩下一些低矮的莊稼和植物,比如番薯,比如棉花。這時候,掩映在高粱和玉米地里的墳墓就顯露出來。錐形的墳墓盡收眼底。只要記住大致的方位,就能找到它在哪里。寒食節前后已經立冬,怕凍的白菜也已經砍下,運到院子里。四五十年前,天寒地凍,莊稼人是要把砍回家的菜放到挖好的菜窖里的,足有兩三米深,甚至更深。也會在院子里刨一溜半米左右深淺的溝,把白菜整齊的豎著碼在里面,上面蓋上草席或者竹簾子,防凍。墳墓就這么暴露在露天地里,上面覆蓋著一米多高的蘆葦、堿蓬,或者叫不上名字的荒草,蕨類植物。草葉枯黃,掛著白霜,北風一刮,嘩啦啦直響,感覺甚是凄涼。上墳時,就在鋪滿枯草的墳地旁畫個圓圈,圈里畫個十字,據說就找到了打開通往地獄之門的門鎖,燒掉的紙錢就能被故去的人收到。紙錢點燃,連著了墳地上的野草,風一吹,火苗一竄老高,整個墳地就發出“呼呼”的響聲,似乎有人在喘息。

    再早上一個多月,是八月十五。活人過中秋節,死人也過。“八月十五棗落桿兒”,北方正是紅棗成熟時節,屬于金秋。“二八月,亂穿衣”,二月換衣,越穿越薄,因為天氣漸暖;八月換衣,越穿越厚,因為天氣漸寒。死人埋在荒郊野外,最先感覺到了寒氣,也是要添錢買些衣物的。這時候,秋高氣爽,地里的莊稼長勢正旺,玉米高粱都高過了兩米。平日里,我總覺得已經記好了墳墓所在。但是真的高粱棵子長起來,仿佛漲潮的大海,去哪里找曾經熟悉的路,熟悉的方位啊!一樣的青棵子,根本不知道墳地在哪里。我知道,順著爺爺奶奶和父親的墳地向正北看,幾十米開外,是兩棵枯死的香椿樹,樹的枝杈上筑著個喜鵲窩。我只要走到東西向的鄉間小路,向北正看到那棵椿樹,一直往北走上二三十米,就能找到親人們的墓地。每一次都這么認為,真到了八月十五,每一次,故去的親人仿佛在跟你開玩笑,我都會迷失在莊稼地里,任憑在地里來回穿梭,玉米葉割著臉,生疼,就是找不到墳地。只好重新回到地邊的羊腸小道,在長滿牛皮墩、節節草、馬絆草、毛毛草的路邊畫個十字,像城里人那樣,把娘一摞一摞分好的燒紙(奶奶爺爺的燒紙薄些,因為人老了,花不那么多了;爸爸的稍多一些,因為喜歡賭錢;弟弟的最厚,因為英年早逝,活著享受不夠,死了多補點)一一燒掉。原本近在咫尺,卻難以相見。原本和死去的人已經陰陽兩界,現在又加了一重距離,不覺悲從心起。

    我給娘打電話的時候,已經是夜里七點多了。盛夏時節,天還不黑,可是現在已經是燈火通明。我問娘:爐子還好吧?我指的是娘屋子里的蜂窩煤爐子。入冬前,姐姐們出錢,會讓媽媽找串鄉賣蜂窩煤的,提前備好取暖用的東西。我會到村上商店,買最厚實的煙囪桿,安裝好,煙囪桿和煙囪桿之間用防火膠布和錫紙粘好,伸向窗外的一節煙囪桿子盡量長一些,頭上裝個三通,為了更好的通風。娘聽了就會說:安好了,點著了,別老是惦記著,沒事啊!今晚打電話,我還想問問寒衣節的事情,但是怕勾起娘的傷心事。記得我們小時候,每到寒衣節,娘就會坐在炕頭上,使勁嚎啕哭一通,害得年紀還小的姐姐們一群小鳥般的圍在旁邊跟著落淚,拿著手巾勸娘:媽媽,你別哭了!我嚇得蜷縮在屋角,看著他們掉淚,不知所措。我兩歲的時候,父親就過世了。我記得娘痛哭的這一幕,估計父親早已經去世幾年了。父親過世后,都是娘自己去給爸爸上墳的,后來,姐姐們長大了,就跟著一起去。后來,去墳地的路熟悉了,就不讓娘去上墳了,姐姐們代替娘去。有時候,我好奇地要跟著姐姐們去,開始娘不愿意,后來,就答應了。大姐二姐帶我去墳地,也是固定的程序:畫圈,圈里畫十字,然后把燒紙點燃,趴在墳前,嘴里念叨:爸,起來收錢吧,你閨女給你送錢來了!說著,大姐、二姐就哭起來。我也跟著抹淚。有一次,風斜刮過來,燒紙騰起的煙霧迷了大姐、二姐的眼睛,二人對視了一下,大姐“噗嗤”一聲笑了。二姐就埋怨:要是讓媽媽知道了,肯定挨罵。

    寒衣節是中國人的節日。之所以去上墳,是因為活著的人是不認為死去的人真的死了,他們去了陰曹地府,那是死人的世界,他們活在那個世界里。生前積德之人升入天堂,生前缺德之人打入地府,甚至十八層地獄。故而,活著的人是不能忘記死去之人的,就發明了一種“冥幣”,俗稱“紙錢”,按照古時候的通用“老錢”的樣子,用一種工具,把紙錢的樣子鑿刻在紙上,就是紙錢了,供死人享用。生死輪回,善有善報,這是佛家思想。是不是真的有靈魂,有另外一個可以行走的世界,似乎只有死了才能知道。但是,活著的人寧可相信了另一個世界的存在,用上墳的形式,找到了活人和死人兩不相忘的渠道。寒食節也不列外,它只是清明節、鬼節等眾多祭祀故去之人的節日之一。活人有節日,死人也有,人間和天堂就這么被節日交織在了一起。于是乎,生即為死,死即為生,生生死死,人們游走于這個世界,就不太在意生死的問題了。在冬天到來之際,能想到故去之人,并為他們燒紙,在火光里,可能產生的記憶會瞬間從火光中醒來,于是,人們因為寒食節又多了一份思念,也算是對心靈的一次凈化吧。

    寒衣節這一天,除了思念故去的親人,我還會想起那些故去的詩人們。世界上的生命那么多,我可以因為生命的存活,而去傷害那些同樣為生命的牲畜,并以為心安理得,從來不為之羞恥。這究竟是不是“優勝略汰”的自然法則在作怪,還是人的妄自尊大在作怪。我也可以因為惦念,記起被生老病死奪去生命的人。“兔死狐悲,物傷其類”,大象也會看到同類的尸骨,駐足不前,伸鼻撫摸,發出低鳴,似有哀傷之意。“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我也會因為寫詩歌,而去惦念離開我的詩人。我記起1997年香港回歸前,和滄州詩人趙文宗在編輯部談論詩歌的情景,那個高大威猛的詩人,在路上開車,走著走著,就被兩輛車夾在中間,消失了。我沒見過唐山的周建歧,但是2005年春天,我專門去了唐山灤南縣,在桃花盛開之際看他。2013年冬天,我在北京望京,見了詩人臥夫一面,來年,他就消失在了燕山山脈群山中……他們去了另一個世界,留下了名字和身影,還有詩歌。現在,寒衣節到了,不知道他們在那邊冷不冷,餓不餓。尤其絕食而死的臥夫,更應該多吃點東西,如果他撐死在了天堂,說不定就會活回到人間。臥夫活著的時候,去了青海,為詩人海子立了墓碑,現在,誰會為他立一塊墓碑呢?冬天的青海會更冷,誰會為海子上墳燒紙呢?顧城也不在了,魂斷激流島,現在的激流島有沒有他的紀念碑,誰還會記得這個傷人也自傷的詩人?誰又會為他燒上幾張紙呢?“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屋外飄飛的只有落葉,我若掃起,堆成堆,點燃,全當是祭奠了這些認識和不認識,記得名字和不記得名字的,故去的詩人們吧。

    寒衣節到了。如果我能停留片刻,想想故去的人,我會知道如何珍惜活著的人,如何能從故去之人身上懂得一些道理。不管是因病離去,還是意外亡故,死總是有千篇文章可以做,千總感慨可以發的。如果真的有假期,我們可以放下手頭工作,扔掉為之奔破的錢財,回到故人墳前,祭奠一番,會想到很多東西,很多奔波有時候真的不值得。生命里會因此加進去一些鈣,強筋健體。在寒食節,寒冷的北風不會因為這個節日變的寒冷,比如我,除了上墳,還可以守在娘的身邊,多幸福。現在,我給娘打了電話,就是為了聽娘絮叨:這就要睡了,剛才啊,看了會兒電視……屋里,成暖和了!爐子成旺。我剛往東屋灶火堂子里填了棒子瓤子,火可旺了,炕上挺暖和了!我白天剛把那個破炕被拆了,縫補好,回頭蓋院子里的白菜,別凍了……聽著,聽著,屋里屋外就有了響動。屋里,空調呼呼地吹著熱風,暖氣管道中是水流的聲音,馬上就供暖了;屋外是毛白楊樹葉從枝杈上掰斷,“咔咔”的;落在地上,被風一吹,發出嘩嘩的脆響。

    上一篇:走吧孩子,不要怕

    下一篇:故鄉的河流

    發表評論 (已有0條評論)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主站蜘蛛池模板: segui久久综合精品| 久久桃花综合桃花七七网| 色五月五月丁香亚洲综合网| 亚洲综合激情九月婷婷| 欧洲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色天天综合色天天看| 久久久久久久尹人综合网亚洲| 一日本道伊人久久综合影| 色婷婷久久综合中文久久蜜桃| 国产综合精品蜜芽| 天天色天天操综合网| 99久久综合精品免费| 五月综合色婷婷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综合网天天| 日韩亚洲人成在线综合日本| 色婷婷综合中文久久一本|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久| 色综合无码AV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综合久久久| 在线亚洲97se亚洲综合在线| 五月天色婷婷综合|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综合|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9| 综合五月激情二区视频| 狠狠人妻久久久久久综合| 亚洲国产成人五月综合网|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综合网|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野| 激情综合亚洲色婷婷五月| 久久久综合亚洲色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色综合久久| 亚洲综合伊人久久综合| 亚洲色偷偷综合亚洲AVYP|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_久久久| 伊人狠狠色丁香综合尤物|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国产精品| 色诱久久久久综合网ywww|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8| 激情婷婷成人亚洲综合| 亚洲综合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天干天干综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