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孫是我們學校的門衛,學校搬遷之前沒有門崗,他的工作是敲鐘。
聽說,最初老孫是接他爸的班當老師的,早些年實行接班制,這很正常。關鍵是老孫沒有經過正式培訓,上講臺有困難,學校就把敲鐘的活兒派給他。老孫很認真,也做些雜役,門窗掉了釘子、螺絲,他都義不容辭。學校的小花池也靠他侍弄,有時還兼做辦公室的衛生工作,給老師們提水。
老孫敲鐘,時間掐得極準,節奏一絲一毫都不會錯亂。預備鐘從容中帶著警示的味道,“當……當……當……”一下一下清晰地敲;上課鐘緊湊、急促,“當當當……當當當……當當當……”三聲連敲,催人奮進;下課鐘舒緩悠揚,依然是“當……當……當……”一下下地分開敲,但節奏比預備鐘慢,聽起來似幾只小鳥在歡快地蹦跳,輕松愉悅。
敲鐘的工作老孫一干就是幾十年,他敲得津津有味,樂此不疲。若不是后來學校搬遷,大概他會一直敲下去。
學校搬到新址后,設了門崗,裝了電鈴。沒鐘可敲,老孫很自然地成了門衛。
門衛老孫很快愛上他的新工作,每天上班總能看到他拿著大掃帚清掃大門口,把灰塵、落葉、紙屑掃得一干二凈。門是手動大鐵門,人來人往,老孫要檢查身份、開門關門,他駕輕就熟。收發報紙郵件,他一個個送達,分毫不差。
我因為不時有稿費單寄來,和老孫多有交集。每次來了稿費單,他都在第一時間從大門跑到四樓的辦公室親自交到我手上。看他滿頭大汗氣喘吁吁,我心里過意不去,對他說以后不要送了,我下班到門崗取也是一樣,可他照樣每次都給我送來。時間久了,我心想總是麻煩孫師傅,啥時候買點兒花生瓜子聊表謝意,可只是想了想,并沒有立即付諸行動,總想著時間多著呢。
寒假的一天,我接到爸爸的電話,說老孫送去了幾張稿費單,他不知道我家的地址,就送到了我爸那兒。其實那個單子開學后領也可以,可老孫竟然跑了幾里路去送,我心里挺感動,想著開學后一定要謝謝他。
開學那天,我們正忙著打掃衛生,老孫找到我,面帶笑容又遞給我一張稿費單。我還沒來得及說謝謝,他轉身就走了。下午我提著一大袋零食去了門衛室,可是那里坐的是一個陌生的師傅,他說老孫退休了……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