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參加工作時,我在附近一所村小學任教。一天夜里,步行回家拿生活用品,路過一條田間小路。那時自行車很少,一般人買不起,也無處買,計劃供應,買自行車憑票。汽車更是稀罕,很少有人見過。人們走路都是步行,如果需要帶東西,就提著、背著、扛著、挑著,或者兩個人抬著,所以人們都愛抄近道。
正是初秋時節,月亮還沒升起,微弱的天光照著朦朧的小路,四處是深不可測的黑暗,如夢如幻,引人遐想。待收的玉米,把小道擠成一道峽谷。走在狹窄的小路上,很有擠壓的感覺。偶爾碰到玉米葉,沙沙一響,心就會一震,仿佛隨時會有人從莊稼地里跳出來。
那一刻,我想到了在小說與電影中看到過的情節,想到青紗帳里游擊健兒逞英豪,似乎李向陽就埋伏在身邊的莊稼地里。
因為莫名的緊張,想得最多的還是劫道。小時候娘給我講的一個故事:
一個人窮極了,夜里出去斷路(劫道),就藏在大路莊稼地里等。等著等著,看見黑影子里一個人背著一個大包袱順大路走來,他就從那人身后沖上去,把人打死,把包袱背回了家,老婆看見東西,還挺喜歡的。
第二天,他孩子的舅來了,一進家就問他們孩子在哪里。他們說:“不是下關外了嗎?好幾年了。你怎么在家里找孩子?”
孩子的舅舅說:“不是回來了嗎?昨天路過我家時,天黑了,我讓他住下,他心急,連夜回家了啊?”
兩口子一愣,意識到事情不妙。孩子的舅無意間看到屋里的包袱,連忙說:“這不就是孩子帶回的包袱嗎?”
事情真相大白,兩口子痛苦與悔恨可想而知。惡有惡報,理所當然!娘的結論是:人窮死也不能喪良心!
邊走邊想,一抬頭,發現前邊路邊立著一個黑影。白天在這里走過幾次,不記得路邊有樹。是什么呢?我愣了一下,俯身借著天光一看,是一個人,手里好像拄著一根棍子,高過頭頂,對面似乎還有一個人。
“劫道的?”我想。拿棍子站在路邊,一定!
怎么辦?往回跑?追上來怎么辦?
干脆硬著頭皮往前走!闖一下,來個邪不壓正。
那時我才十九歲,血氣方剛,正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年齡,二猛勁一上來,么也不怕。
我彎腰想在地上找個磚頭什么的,沒有,就隨手抓了兩把土,準備當石灰用,必要時砸在對方的眼上,借機脫身,忘了在哪本書上學的了。
走到離黑影十來步時,我故意用力連“咳”了兩聲,給自己壯膽,雄赳赳大步往前走。
忽然,對方說話了:“是民增不?”
聽聲音是老鄉,上小學的時候,搭過同桌,就忙說“是”。對方聽出我的聲音,哈哈大笑。對面解手的人問笑什么,聽我們一說,也笑。他們抬的是豆油,給隊里打的。走著走著,一位想撒尿,便放下桶,面對莊稼地小解,另一位就拄著扁擔在路邊等他,看到有黑影走來,也是害怕。
我就和他們一塊走,還幫他們換著抬了一段路。
那件事讓我想到:遇到事,人都是兩怕,許多擔心都是多余的。以后的人生中,迫于生計,我走過多次夜路,沒怕過。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