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婦張大媽有一對兒女,倆孩子都出息了,兒子是個不大不小的官,女兒是家小學校的校長,按說張大媽該享清福了,可她并沒有,還是整天挎著破絲袋子到處撿垃圾。
兒子為此大傷腦筋,勸了又勸說:“媽!現在咱家有錢了,咱別撿了,我新裝修的樓特意給你留了間大屋,你就安心住在那里享福吧!”
張大媽搖著頭,她始終忘不了兒媳婦看著她皺著鼻子的模樣,她知道兒媳嫌棄她臟,她不想去兒子家討那個眼嫌。
兒子勸一通走了,帶著怒氣,其實兒子怒氣的原因倒不是看見母親遭罪,畢竟看著母親撿了這么多年的垃圾,早已經習慣了,他是怕丟面子,可母親態度堅決,使他毫無辦法。
兒子走后女兒又來了,她皺著眉站在門口,責聲問:“媽!你就不能不撿垃圾呀?丟死人了?!?/p>
張大媽把眼一瞪道:“丟人?丟什么人?我要不撿垃圾能把你們養這么大?”
女兒氣得臉通紅,甩甩手走了,她受不了張大媽的壞脾氣,小時候動不動就非打即罵,不過要不是張大媽這脾氣,她也未必有今天的成績。
話雖這么說,可她并不想接張大媽去家里住,這老太太太埋汰了,撿來的垃圾堆得到處都是,想想家里要是堆滿了垃圾的場景她就不寒而栗。
每每有人問起他們,他們便一臉為難地說,“我們也算盡到心了,老太太性格太古怪,不愛和我們同住,我們也沒辦法。”
就這樣同住在一個城市里的娘仨很少來往,老太太有事也不去求他們,他們有心過年過節就回來看看,留下點東西,不來老太太也不挑,更不會打電話去責怪,全當自己沒這倆孩子。她不是寒心,她是一輩子這樣過慣了,去誰家能有自己住著舒坦?
可張大媽畢竟是上了年紀的,一日,張大媽撿垃圾途中摔了一跤,還沒等站起來,后面的一輛車來不及剎車,慘劇就這樣發生了。
張大媽被送去了醫院,兒女還沒等趕到的時候,病床前圍了一圈孩子,這些孩子都是孤兒院里的孤兒,他們哭著叫著奶奶場面催人淚下,原來張大媽把撿垃圾賺來的錢,都捐給了孤兒院,沒事的時候就跑去照顧這些孩子,這些孩子也把她當成自己的親奶奶。
張大媽就在這樣的哭聲中安詳的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