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豬匠趙大山有一手殺豬賣肉的絕活,人稱趙一刀。
趙一刀祖上幾代都殺豬,但他們是逢年過節或紅白喜事時受邀為鄉親們殺豬,趙一刀則專門在鄉親家購買肥豬,然后殺了豬擺到肉鋪上賣肉。久而久之,趙一刀練就了過硬的本領:單手殺豬,快速刺喉,一刀致命,干凈利落;顧客買肉,說出斤兩,他一刀割肉,毫厘不差。曾有人不信,幾次親身驗證后,終于心服口服。
趙一刀童叟無欺,憑著良心賣豬肉,鄉親們都很信賴他。雖然肉鋪旁放有一秤,但很少有人拿著肉去過秤。有人介紹趙一刀到鎮上去殺豬賣肉,說那里能掙更多的錢。趙一刀說,他殺豬賣肉,圖的是方便鄉親近鄰,不圖能掙多少錢。
趙一刀掙的錢,除了維持一家大小的生活,他還樂善好施,經常送肉給村里的孤寡老人,誰家要是有困難了,他會慷慨地捐錢捐物。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慢慢地,趙一刀老了,把手中的殺豬刀交給了兒子。兒子沒有趙一刀那樣的絕活,但肉鋪有趙一刀早年積累的人脈,生意一直不錯。
那天,趙一刀到鎮上趕集,聽到周圍的人議論紛紛:“可惜啊,趙一刀的一世英名全毀在兒子手上,他兒子賣肉常常短斤缺兩,坑人啊!”“要不是看在趙一刀愛做好事的面子上,哪個龜孫子才會去他家肉鋪買肉。”
趙一刀面紅耳赤,怒氣頓生,埋著頭快步離開了。回到家,趙一刀把兒子狠狠訓責了一番,反復叮囑他要老實做人、誠信賣肉。
第二天,趙一刀讓兒子殺了兩頭肥豬,并親自來到肉鋪前,對買肉的人說:“是我兒子對不起大家,短了大家的斤兩,凡是今天來賣肉的,我給每人送一斤,以彌補我們的虧欠。”說完,趙一刀開始割肉。兒子雖心有不滿,也只能依從。
這以后,趙一刀心想可以安享晚年了,可不久后又聽到鄉親們的議論,說他兒子死性不改,賣肉時仍然短斤缺兩。
趙一刀怒不可遏,疾步來到肉鋪前,對買肉的人說:“我兒子屢教不改,虧欠大家斤兩,真是對不起了。我原想關了肉鋪,可大家買肉又不方便了。現在,我愿意斬斷一根手指,向你們賠罪!”趙一刀說完操起肉鋪上的刀,揮向自己的左手。刀光閃過,他的食指只剩下了半截。
買肉的人和趙一刀的兒子都目瞪口呆,不知如何是好。
趙一刀接著說:“希望大家繼續監督我家肉鋪,要是他小子再昧著良心賣肉,你們發現一次我就斬斷一根手指。要是手指不夠,我就斬斷腳趾,要是手指加上腳趾還不夠,我就斬斷我的手臂……”
趙一刀的兒子聽到這里,面如土色,撲通一聲跪在地上。
此后,肉鋪再也沒出現短斤缺兩的現象,生意像往常一樣好。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