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的口頭禪是:“當心,可別讓你媽知道。”
母親8歲的時候就被姥爺許配給了父親。那時爺爺有90畝麥田,經(jīng)常接濟姥爺一家。后來,爺爺家家產(chǎn)全被沒收,姥爺家卻是如日中天,在天津開著很大的編筐鋪,但姥爺還是堅持將如花似玉的母親嫁給了父親,母親當時哭得昏天黑地。家境貧寒的父親用自己一生的柔情撫慰著母親,同時也用母親想不到的方式贏得了村里老少,包括姥爺一家人的看重,而且,有些事情是母親一直不知道的。
父親在姥爺家的編筐鋪里干活,得知二叔因為一輛自行車和對象鬧分手,他連夜從唐山買來一輛自行車送到二叔家。他沒敢回家,當晚就返回了天津。當時我的兩個哥哥也到了結婚的年紀,自行車是罕見的聘禮,父親怕母親知道了會生氣。
給父親辦喪事時,二叔的兩個兒子協(xié)助哥哥精心操辦,不管白天黑夜,一直守在父親的靈柩前。
當年流行大鏡子,掛在柜子正上方的墻壁上,鏡子上或是畫著飛鳥,鏡子的3個邊緣都有花鳥或文字,松竹梅蘭居多,很是好看。墻上掛上那樣一面鏡子,是我們?nèi)胰说钠诖?/p>
后來,父親帶上一年攢下的錢到唐山買大鏡子。當時,他到二姨所在的村子等火車,臨上車時二姨委婉地說她也想要一個。父親便用僅有的60元錢背回了兩面鏡子,其中一面直接掛到了二姨家的墻壁上。當然,他沒有讓母親知道。因為在母親的心里,二姨家過剩的日子也比我家強,我們憑什么幫他們?
那一年,二舅病得很重,住進了山海關醫(yī)院。二姨父剛剛去世,二姨不好意思向兒子們開口要錢。她很著急,因為她也想去看看二舅。父親偷偷拿出200元錢送二姨去火車站,當然,他也沒有讓母親知道。因為母親總說:“你二姨的兒子都是大款,錢花不完。”
父親去世后,二姨經(jīng)常到墳前,跟父親說話。她說:“知道你爸葬在這里,來看看他,就不再寂寞。經(jīng)常跟他說說話,挺好。”說著說著,二姨哭了,母親說,二舅去世的時候,都沒見她這么難過。
父親到我家來看我,聽說和我家有過節(jié)兒的姑姑也搬到縣城住了。他囑咐我:“過去的事就讓它過去吧,不要像你媽那樣記仇。當年的事你姑也有錯,你媽也有錯,一個巴掌拍不響。”他讓我買了燒雞和西瓜去看望姑姑。當然,他仍然沒有讓母親知道。因為母親曾說過“只要是我生的孩子,就絕不能去看姑姑”。
父親去世時,姑姑家的表弟、表妹都來了,表弟跪地并一聲哀呼“大舅”,是母親怎么也沒有想到的。
每當家里只剩下我和母親,她就不厭其煩地講父親生前對她的好。父親對母親的呵護像電影一樣刻進了我的腦子,我望著頭發(fā)灰白的母親,想說,父親還有很多你所不知道的愛,正是這些特殊的愛使我們幾個孩子繼承了母親的剛強和勤勉,也繼承了父親的仁厚和寬容。
每每聽母親嘮叨說“我可沒有你那么窩囊,你爸一輩子都聽我的”時,我就很想辯解一句:“有時爸爸也不是什么都聽你的。”但未曾開口就抿緊了嘴唇,就讓母親在父親不在的日子里繼續(xù)著自己的驕傲吧,那些母親所不知道的愛,才是父親此生通過別人傳遞給母親的獨特的愛,它們豐富了愛的內(nèi)涵。正是這份愛讓我們幾個兒女深深地為擁有這樣的父親而驕傲。
不能再說了,因為耳邊仿佛聽到了父親的叮囑:“當心,可別讓你媽知道。”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fā)吧~